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课题选题指南| 岳阳市湘北女子职业学校
  • 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课题选题指南
  •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件

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课题选题指南

发布日期:2020-05-11 21:52:13    浏览:5236

附件5

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课题选题指南

                              

面对“十三五”时期教育科研的新形势,需要我们对新的领域、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实践,也需要我们对诸多问题进行再研究、再实践。我们将“十三五”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方向归纳为九个方面:一是开展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区域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二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研究;三是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研究;四是发展性教育评价研究;五是学校品质提升研究;六是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七是落实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研究;八是家庭教育指导研究;九是省教育学会“十二五”优秀课题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和市州与县级教育学会群众性教育科研指导和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围绕上述研究方向,特制订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课题选题指南(指南中所列参考文献绝大部分可在网上免费或付费查阅),供课题申报者参考。

一、区域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研究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1、城镇化建设背景下深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研究

2、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提升义务教育管理水平研究

3、依据《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提高办学育人水平的实践研究

课题来源:《国家教育规划纲要》要求: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提出: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研究提示2015年6月,在江苏省泰州市召开了全国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探讨了改革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研究建议

1)发挥市州或县级教育学会聚集专家和联系中小学的优势,开展对课题1和课题2的现状调查与实施对策的研究;该两项研究宜在“十三五”前期完成,最好为调查报告上报、论证、对策实施、成果验收留足三年时间。

2)义务教育学校开展对课题3的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刘利民副部长在全国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的讲话《深化综合改革,注重内涵建设,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人民教育》2015年第16期);

2)《品质和质量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增长点”——全国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综述》(《人民教育》2015年第15期);

3)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2014年);

4)《区域教育新均衡的泰州方案》(《人民教育》2015年第23期);

5)《中西部地区教育改革发展探路》(《人民教育》2015年第23期);

6)《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不同向度与路径选择》(《中国教育学刊》2015年第1期);

7)《关注初中突围》(《人民教育》2015年第20期);

8)《求解留守儿童教育》(《人民教育》2015年第22期)封面主题文章6篇;

9)《人的城镇化:教育何为》(《人民教育》2015年第9期);

10)《以互联网思维推进区域教改》(《人民教育》2015年第23期)。

(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研究

1、高中教育阶段办学体制改革和教育质量现状与对策的调查研究

2、提升普通高中办学育人水平研究

3、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研究

4、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研究

5、实施农村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研究

6、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7、加强湖南中等职业教育中外合作交流的研究

课题来源2014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86.5%,距离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达到90%的目标,仅一步之遥。中共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任务。

研究提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这就意味着“十三五”期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研究建议

1)开展相关现状调查与实施对策的研究,要求同上。

2)普通高中学校,尤其是农村高中学校适合开展探索培养模式多样化,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实践研究。

3)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提升办学水平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专家解读“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中国教育报》2015年11月6日第3版);

2)《湖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4年);

3)《“新高考”引领下的高中教育“新常态”》(《人民教育》2015年第1期);

4)《厘清选择性与全面发展的关系》(《人民教育》2015年第1期);

5)《落实学生前所未有的选择权》(《人民教育》2015年第1期);

6)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2010年);

7)教育部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2015年);

8)教育部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3年);

9)《积极职业教育范式的基本理念与建构策略》(《教育研究》2015年第6期);

10)《追求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培养的融合》(《中国教育报》2015年10月26日第9版)。

(三)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和质量提升研究

1、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和幼儿园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2、促进幼儿园园长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3、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实践研究

课题来源:《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提出:发展学前教育,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

研究提示:省教育学会“十二五”重点课题一项研究表明,当前我省幼儿教师队伍城乡之间、公办民办之间发展很不均衡,并存在对幼儿园的管理缺失,幼儿教育专业师资培训力度不够等诸多现实困境。

研究建议

1)适合区县教育学会开展调查研究,要求同上。

2)城乡幼儿园开展培养儿童核心基础素养,提升教育质量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

2)教育部制定的《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2015年);

3)教育部制定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2年);

4)江苏省教育厅长沈健《用“立法”打破学前教育发展“瓶颈”》(《人民教育》2015年第11期);

5)《儿童学习基础素养:思考学习质量观的一种新路径》(《人民教育》2015年第11期);

6)《美学视域下的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力》(《人民教育》2015年第15期);

7)《会“玩”才会有精彩斑斓的童年——合肥市宿州路幼儿园特色教学点亮学子风采》(《中国教育报》2015年12月14日第8版);

8)《幼儿教育不能小学化,更不能虚无化》(《人民教育》2015年第7期);

9)《幼儿园安全管理也应专业化》(《人民教育》2015年第22期);

10)《甲骨文绘本:让幼儿在审美游戏中启迪心智》(《人民教育》2015年第15期)。

二、学生核心素养和全面发展研究

(一)核心素养与适合的教育研究

课题来源:基础教育界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热点。

研究提示:《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把“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作为推进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改革的着力点。核心素养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要素,它是素质教育研究的再出发,必将重构我国未来的教育图景。教育部提出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即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研究建议:适合市州及县级教育学会、教师培训机构、省属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小学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4年);

2)《核心素养:素质教育再出发的起点》(《中国教育报》2015年5月13日第10版);

3)《核心素养:重构未来教育图景》(《人民教育》2015年第7期);

4)《走向核心素养》(《人民教育》2015年第7期);

5)《谈“核心素养”》(《教育研究》2015年第9期);

6)《核心素养,一枚改变教育内涵的“楔子”》(《人民教育》2015年第24期);

7)《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研制:国际经验与启示》(《全球教育展望》 2015年第8期);

8)《批判性思维缺失的教育反思与培养策略》(《中国教育学刊》2015年第1期);

9)《全球视域下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人民教育》2015年第9期);

10)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十八次主题学术年会“核心素养与适合的教育”会议文献资料;

11)《美国中小学“21世纪技能”计划及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第2期)。

(二)  学生德育研究

 参考文献

1)《重建道德可教的涵义》(《新华文摘》2015年第19期);

2)《道德教育及其知识化路径》(《教育研究》2014年第8期);

3)《道德教育的非知识化路径——道家的知识观及其道德教育方法研究》(《教育研究》2011年第6期);

4)《优良品德学习何以使人幸福-------美德伦理学复兴的文化哲学解析》(《教育研究》2014年第8期);

5)《构建生态德育体系 实施“五化”育人策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十五中学校德育创新纪实》(《中国教育报》2015年12月14日第11版);

6)《德育的科学性在哪里》(《人民教育》2015年第6期);

7)《2015,问诊德育难题》(《人民教育》2015年第24期);

  • 电话咨询

  • 0730-2959666
  • (招生处)
  • 0730-2999099
  • (招生处)
  • 0730-2999088
  • (办公室)
  • 0730-2999188
  • (就业指导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