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发布日期:2020-05-11 20:18:33 浏览:4248
关于中职学生顶岗实习若干问题的思考
[摘要]:学生顶岗实习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增加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环节,在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比较关键的作用。它既是职业学校教育的拓展延伸,是学生技能的打磨平台,也是企业考核、选聘员工的窗口,应当科学组织。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的情况并不理想。学生顶岗实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我们能够从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相关环节入手,从关于专业设置、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就业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学生;顶岗实习;问题对策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民生之首”,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习总书记2014年对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全企业参与制度。研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有关法规和激励政策,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规模以上企业要有机构或人员组织实施职工教育培训、对接职业院校,设立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16〕9号)进一步指出: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技术技能人才教育培训模式,促进企业和职业院校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双主体”,开展校企联合培养试点。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政策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办学“双主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随着政策的持续深入推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新时代必将形成产教深度融合,把产业最先进的元素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校企深度合作“双主体”培养人才的职业教育办学新局面。
教育部等五部门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指出,学生顶岗实习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环节,是教育教学的核心部分,应当科学组织、依法实施、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形成规律,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应当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将职业精神养成贯穿学生顶岗实习全过程,促进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高度融合,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创业能力。
一、 学生顶岗实习中出现的问题
(一)、学生心理预期与顶岗实习感受有较大差距
对于顶岗实习的状况,学生表现不一,大部分顶岗实习中职学生经过短期培训,能够进入角色,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心态无法调整过来,不适应企业的工作。在顶岗实习环节安排上,部分学生觉得培训时间过短;实习时限界定不明;存在顶岗实习与员工试用期合并的问题。还有实习地域、家庭成员态度等一些其他因素等都让顶岗实习的中职学生受到影响。
(二)、实习内容与专业教学目标的偏差
顶岗实习的学生到达企业后,由于企业的生产需要,往往在工作的安排上,不尽相同,部分企业则将学生的顶岗实习当成廉价劳动力的获取途径,学生在这样的企业顶岗实习,难以得到真正学以致用,而学生又必须服从企业的的安排,这样就导致了在实习内容上会偏离专业的教学目标。
(三)、实习过程缺乏有效监管和约束
中职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由于部分企业自身的问题,对实习学生疏于管理,加之学生对于实习工作的不适应性,或学生自身的问题,对顶岗实习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出现缺岗、旷工,甚至是离职,实习纪律松懈,难以管理的情况。这样的顶岗实习,既给实习单位带来了损害,同时又严重地损害了职业学校的声誉,对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四)、实习生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部分实习企业往往只考虑自身利益,很少关注实习学生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保障,部分实习学生工作任务过重,工作时间过长,但薪酬却比普通员工低很多,企业对于学生的保护措施不到位,由于中职顶岗实习学生普遍年龄不大,社会经验较少,容易受到伤害,从而导致学生更加难以形成正确的职业精神。
二、中职学生顶岗实习问题的对策
(一)、根据企业需求设置相关专业
中职教育应该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校所开设的专业必须贴合企业的需要。但不少中职学校专业设置较为死板,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变化。新生入学后,经过两至三年的专业学习,当满怀信心走入社会,走入企业,才发现所学专业领域人才的需求量已经饱和,或者所学知识已面临淘汰。学校无法安排学生到合适的企业进行对口实习,学生不得不到和专业无关的岗位实习。所以,中职学校必须从专业设置上入手,开设相关专业时,先做好市场调查,与时俱进地根据市场需求开设专业,或与企业直接以委培、订单等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加强校企合作。
(二)、加强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教育
顶岗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往往普遍缺少相关的职业素养,中职学校对于就业教育这块重视不够,无法有效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加之部分企业对实习学生关爱不够,导致实习学生很难养成企业忠诚精神。因此,必须加强学生在校时的就业教育,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就业教育,坚定学生职业理想。在教学、实习过程中,不断积极加强教育,介绍本专业在社会经济领域中取得的辉煌成就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激发学生热爱所学专业,树立长远职业理想,增加学生投身本专业的使命感和自豪感。
(三)、不断加强校企合作
闭门造车的故事告诉我们,中职学校如果不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而是关起门来只管教学,那培养出来的中职学生,是无法真正适应企业的需要,而企业想要发展,招不到合适的人才,那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让实习企业的优秀员工定期走进校园,为学生讲述企业真正的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让专业教师进入实习企业,定期进行市场调研,才能真正在课堂上教授有用的专业知识,而不是照本宣科。只有不断加强校企真正合作,才是三赢的局面。
目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有些学生顶岗实习活动达不到《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要求,学生顶岗实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我们能够从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相关环节入手,针对实际问题,完善顶岗实习相关工作,相信中职学生的顶岗实习一定能够达到《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要求。
参考文献
瞿仁琼. 中职学生顶岗实习中的问题及对策[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8(3).
靳纪科. 中职学生顶岗实习中的问题及其管理策略[J]. 职业, 2018(4).
任福建, 杨再勇. 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8(1).
崔瑛. 浅谈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的权益保护[J]. 职工法律天地:下, 2018(1):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