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发布日期:2020-05-11 20:17:19 浏览:4163
湖南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
摘 要:中小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群体的重要组成,也是市场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在促进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社会就业场所、促进社会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增加地区经济收入、推动城市化建设及发展、加快我国农村城镇化改革进程、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形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目前许多中小企业都会面临着资金的压力,为了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企业通常会通过融资来筹集资金,总之,企业想要发展,就离不开融资。本文从中小企业融资难目前的现状入手,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做了简单的研究。首先对中小企业的现状进行了概括,在提出了湖南省中小企业目前融资中面临的融资能力不足,融资成本高,信息不对称,民间融资所带来的法律问题,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在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对这些问题所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融资模式
1. 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动态 1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1
1.1.1研究目的 1
1.1.2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动态 1
1.2.1国外研究动态 1
1.2.2国内研究动态 2
1.2.3述评 3
2.湖南省中小企业融资面临问题 4
2.1中小企业融资能力不足 4
2.1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 4
2.1信息不对称,银企双方沟通不顺畅 4
2.1民间融资所带来的法律问题 4
2.1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5
3.湖南省中小企业融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
3.1企业能够用于抵押的资产少 5
3.2经营策略不当 5
3.3中小企业盈利水平低 5
3.3政策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6
3.4商业银行和市场制度不完善 6
3.5民间借贷市场的秩序混乱 6
4.改善湖南省中小企业融资的建议 7
4.1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7
4.2深化体制改革,提高管理水平 7
4.3加强企业自身信用建设 7
4.4提高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 8
4.5政府加强政策支持力度 8
4.6信用担保体系方面 8
5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10
目前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持续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社会的进步。湖南省作为我国的一个中部省份,改革开放来湖南的中小企业获得了高速的发展。目前,中小企业已成为湖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中小企业融资市场中,“市场失灵”现象普遍存在着,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很大程度被制约了。湖南省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一直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融资问题就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如何改善湖南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己成为湖南省的一个重要议题。
如今中小企业融资难己成为当前我国理论界和实践领域所共同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 只有抓住问题从理论上正确认识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制约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问题。中小企业由于负债较多,经营业绩恶化,大多数中小企业信用急剧下降,往往形成:“资金缺乏-----业绩恶化-----信用差-----资金缺乏”的恶性循环。因此我们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和对策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国外的学者主要是对与造成融资难的原因和解决对策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1)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Laib.yassine(2013)提出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引发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进而由于信息不对称银行降低中小企业的信贷供给,影响中小企业融资[1]。
Miroslav Mateev,YankoAnastasov(2010)通过计量通过计量分析探究了影响欧洲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因素,研究表明企业发展时间不是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更为重要的是企业的现金流、行业前景及企业自身管理规范程度[2]。
Wouter De Maesneire研究了中小企业管理不规范、信息不对称及固定资产担保不足等问题,认为这些问题导致中小企业难以通过增加负债进行融资,进而影响了企业发展[3]。
(2)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
John Tsang(2012)认为银行提高担保贷款比例到一定程度再配合减少中小企业担保费率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程度。
Gines Hemandez-Canovs,Pedro Martinez-Solano(2010)的研宄显示,相对于关系型贷款,如果企业能够在长期合作中与商业银行产生互相的经营信任,则可以更方便、更低价地获得银行贷款[4]。
Andreas Klasen(2013)以德国从事外贸行业的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政府政策与措施对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的影响,研宄表明政府实施恰当的财政和支持政策能显著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情况[5]。
我国国内从探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主要从原因出发,主要原因分为自身原因和外部原因,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1)我国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缺陷
梁帆(2015)在对A股上市公司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小企业因为规模小、信息不对称、经营风险大等因素造成中小企业融资不强,很难从正规金融渠道获得足额信贷[6]。
林毅夫、李水军(2001)认为大型金融机构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原因是,这类企业融资规模小、单位融资成本高。
胡海青、崔杰、道宏、张丹(2014)运用实证分析手段,对非上市的陕西省制造业企业研究,提出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成立时间短、信用等级低、信用记录少,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受限[7]。
(2)外部原因
袁海博(2010)认为,主要是管理上的制度化欠缺造成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弱、信用风险大等问题,衔化了融资难问题[8]。
高正平(2014)指出融资渠道窄只是表象,实质是存在一系列因素导致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9]。
吴晓俊(2013)提出一地区金融政策环境越好则当地中小企业融资就越强融资成本也越低,所以中小企业融资不仅受到当地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而且受到来自政府的金融政策的影响。
(3)解决对策
罗正英(2004)提出关系型信贷技术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所以积极改善银企关系很重要[10]。
宋羽(2012)指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应从政府、商业银行和企业这三个主体同时入手,政府给予政策支持,银行针对中小企业给予相关优惠,企业自身增强经营规范,三管齐下共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11]。
郑超(2012)提出利用金融衍生工具降低融资风险提升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发展选择权贷款[12]。
蒋海 (2015)通过实证分析认为银行业垄断就会降低中小企业融资,相反银行业的竞争可以能够促进中小企业融资[13]。
从已有研究来看,学者们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影响因素、社会资本与融资关系问题都有较深入的研究,相当多学者在结论上都趋于一致,即中小企业都面临较大的融资难问题,融资过程主要受信息不对称、融资制度及中小企业自身缺陷等因素影响,相当多的中小企业通过社会资本获取融资,并取得不错的效果。 但是,上述研究主要存在以下:缺少对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的研究和分析,对民间融资所带来的法律风险研究较少,没有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方案。 鉴于以上研究不足,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民间融资所带来的法律风险,并试图借鉴美国和德国的经验来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风险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