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发布日期:2020-05-11 20:09:49 浏览:6742
浅析褶皱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湘北女校 张翠新 414000
【摘要】:褶皱的设计与运用在服装造型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更被广泛运用。通过对面料的加工和服装工艺的加工,使服装产生褶皱的艺术效果,既可增加服装的层次感和空间感,同时也能起到重新塑造人体的作用。褶皱设计是对服装设计、面料、工艺、质感的综合掌握,也是对设计技巧的一种感悟。
【关键词】:褶皱,设计,造型,运用
一、褶皱的含义
褶皱是服装造型中常用的面料塑形手法,是改变面料原有形态属性和面貌特征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般将面料进行有序或随意自然的揉捏、叠加或堆砌,它能表达服装和人体的美感,也能起到装饰作用, 还能体现服装对人体的功能性。褶――是服装成衣工艺中的常见手段, 是衣裙按照一定规律折叠所产生的纹痕。皱――是因服装面料表现紧缩和揉捏而形成的自然或随意纹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皱褶设计常常使用褶皱元素的部位有:袖山、袖口、肩部、领口、胸部、门襟、腰节、侧缝、下摆、脚口等位置,针对不同部位和不同面料、款式进行针对性的褶皱设计,可以演绎出服装设计千变万化的视觉艺术效果和实用价值。
二、褶皱造型的特点
褶皱是由面料的褶纹、皱褶、衣裥、波纹等构成的一种装饰线条,外观富于立体感,给人以自然、飘逸的印象。从结构形式来看,褶皱与省、分割线的作用相同,同样是为了面料余缺处理和塑形而存在的,所以褶皱具有两大重性:一是合身性;二是造型性。但呈现出来的风格却不一样。首先褶皱具有多层性的立体效果。施褶的方法很多,但无论是哪一种,它们都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效果。其次褶皱具有运动感。在打褶方式上,它们都遵循着一个基本构成形式,即固定褶的一方,另一方自然运动。因此褶皱的方向性很强,同时,褶皱通过特定方向牵制了人体的自然运动,富有秩序的不断变换,给人以飘逸之感。褶皱具有装饰性。褶皱的造型会产生立体、肌理和动感,而这些效果是附着在人身上的,因此会使人们产生造型上的视觉效应和丰富的联想。也就是说,褶皱的造型容易改变人体本身的形态特征,而以新的面貌出现,这是褶皱具有装饰性的根源。因此,设计师们常用丰富的施褶结构设计晚礼服。
三、褶皱的形成
褶皱按照其形式与功能大体可归纳为两类,即自然褶皱形成与手法褶皱形成。
(一)自然褶皱形成
自然褶皱是指利用布料的悬垂性及经纬线的斜度自然形成的褶。自然褶又分为三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是波形褶,是通过结构处理使其成型后产生自然均匀的波浪造型,如360°圆台裙、荡领等。褶纹线条柔和飘逸、生动活泼,具有浪漫潇洒的风韵。
第二种形式是由系扎、披挂、缠绕所出现在服装上不同效果的褶皱,利用布料的皱褶自由收褶,褶纹随意而简练,风格洒脱自由,除中国古代服装以外,这也是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国服装式样特点的主要因素。
第三种形式是缩褶,是把接缝的一边有目的的加长,其多余部分在缝制时缩成碎褶,成型后呈现有肌理的褶皱。主要特征表现自然舒适,随意和自由的形态,一般属于自然抽褶范围,随意性的褶皱在现代女式服装造型设计中的运用。如橡筋皱应用在衣领、克夫、腰间及臀位等处,极富装饰美感。
(二)手法褶皱形成
1、挤:把面料从四面往中间挤压,得到一个具有放射性褶皱的造型,放射性的疏密与大小取决于挤的长度和大小。
2、拧:拧就是扭转,控制住面料的部分而形成。
3、压:在面料所在的平面内,把材料从多个方向进行堆积与挤压,通过高温蒸
定型,具有较强的立体造型效果。
4、堆:就是堆叠,把面料按规律或无规律反复堆叠,形成褶皱丰富的层次变化视觉效果。
四、褶皱在历史时期的设计运用
(一)西方服装的褶皱
褶皱作为造型元素在服装中有意、无意地普遍存在,但在16、17世纪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服装同雕塑一样,充满了对自然人体美的推崇。面料主要是软羊皮和棉麻布料等,款式没有经过裁剪和缝纫,而是将长度大于着装者高度,宽为伸长手臂,指尖到指尖距离2倍以上的大幅块状布料,直接披挂或缠绕于人体,由别针固定或腰带随意系扎而成。面料自然形成的缕缕垂褶,随人体的活动,显示出生动的明暗和层次变化,富有韵律和节奏感。它的款式造型属于自然形,没有刻意的细节设计和装饰,面料的悬垂性设计就是它的主要特征,流动的褶皱就是服装美的体现。
在17世纪,巴洛克作为西方艺术史上重要的艺术风格,它对服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当时的男女服装上,服饰风格夸张、慵懒、奢华、褶皱的设计也充满了刻意的装饰性。这时期,男子穿着肥大的灯笼裤,女子时兴蓬松的裙子。服装的领子、袖口和裤角均用大量的花边和抽褶作为装饰。庞大的裙子由多层组成,采用在腰间打褶的方法形成膨大的造型,并以大量松垂的褶皱堆积来增添体积感和层次感。
(二)中国传统服装的褶皱
在中国历代服装中,褶皱的设计运用也很多,但褶皱都不是强调装饰性,而是借褶皱更突出地表现人体的动态美,传达出一份气势和神韵。就像在敦煌壁画中看到的飞天,衣褶飘曳,让人更多地体会到舞动的美。
历代妇女穿着的褶皱裙中,最有名的是汉朝的“马面褶裙”,款式设计简单,长及脚跟的半身长裙,在腰部规律地打褶,同时加大了裙摆的幅宽。“马面褶裙”的美主要体现在动态上,缕缕的褶皱,和着女性轻盈的脚步,极具律动美感。马面裙本身褶皱的律动美感,是在服装史上流光溢彩的真正所在。
在繁荣的唐朝时代,崇尚宽衣博袖,裙子以宽肥为美,色彩浓艳,尤喜红色,称为石榴裙。裙子多有褶,所谓“破”,几破就在于几褶,最华丽的裙子达到二十破,褶多了就比较浪费,唐高宗曾下诏禁止:“天后我之匹敌,常著七破间裙,岂不知更有靡丽服饰,务尊节俭也。”可见当时褶皱之盛。唐代服饰的褶皱设计,代表了一种奢华服装风格,从线条到颜色都极其富有视觉冲击力。 中国传统服饰中的褶皱设计,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观,追求华丽大气之美、规律流畅之美、轻盈飘曳之美。不强调褶皱的细节设计,重在表现人的气势和神韵,追求美人入画的一种意境效果。
五、褶皱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一)褶皱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影响
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向高品质、舒适化、多元化发展,与之相适应的,人们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服饰要求都呈现多层次化发展。就服装而言,面料是服装的主体,是设计决定的条件。面料的重要性已经超越了款式而上升至第一位,设计师对面料运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设计产品的成败,而褶皱则是达到其效果的主要手段之一。 因此,现代服装设计中褶与皱的运用,可以使设计师的灵感构思更巧妙和多样化;可以丰富服装的层次感和艺术效果;可以增加服装的空间感和体积感。服装是空间造型艺术,局限于人体外层之间,可塑性变化较大,“量”成为服装造型空间的存在形式。褶皱作为服装造型的表达,以它独特的,易于变化的语言,形成立体构成,空间,加强了“量”的感觉,增加了服装款式生动,变化的表情。
(二)褶皱是现代服装的重要设计手段
褶皱是服装构成中的一种元素,是一种生动的面料变化,褶皱有很多种类,有压褶,抽褶,自然褶,面料褶等,形态各异,褶皱材质,工艺,造型,位置等设计手法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美感,对服装风格产生不同影响。从古代到现代,褶皱在服装款式中得有广泛的运用,褶皱在服装中的运用可以使服装的款式造型丰富多彩,可以使服装和人体体形以及运动的适用性获得了更大的调节度,同时也为服装造型设计的创新提供了多维的变换方法。所以褶皱是现代服装设计与应用占有重要的位置。
(三)现代服装设计中褶皱的应用
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服装的外部廓型是服装设计的重要一部分,外部廓型的形式美感决定了服装整体造型的特征,无论服装的款式造型如何新颖复杂,人们在审视服装的美感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服装的外部廓型,所以褶与皱就是在设计中细节运用的重要元素。在大量服装设计师和著名品牌推出的流行服装中,褶与皱成为突出视觉效果和时尚品位的设计。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常常使用褶皱元素的部位有:袖山、袖口、肩部、领口、胸部、门襟、腰节、侧缝、下摆、脚口等位置,根据这些不同部位和不同面料、款式进行针对性的褶皱设计,演绎着服装设计千变万化的视觉艺术效果和实用价值。因此,现代服装设计中褶与皱的运用,可以使设计师的灵感构思更巧妙和多样化;可以丰富服装的层次感和艺术效果;可以增加服装的空间感和体积感。
(四)褶皱的工艺处理方法
通过缝制工艺的装饰性处理,会形成多种褶皱的造型样式,使设计的服装显得更加贴体、更有造型美感。褶的工艺有抽褶、纳褶、褶边等处理方法,抽褶是将碎褶聚集抽缩起来就叫抽褶。例如收拢成帐篷式的灯笼袖、灯笼裤、灯笼裙等,使服装产生柔软和优美的膨胀感。抽褶最适合应用在童装和年轻人的服装工艺设计中,因为这样处理会显得可爱活泼和有活力。纳褶是一种服装缝制工艺的装饰技巧。通过纳褶可以使细碎的褶纹产生多种丰富的曲折变化,表现出工艺装饰的高档美感。纳褶适合应用在居家便服与外套服装上,对于活动较多的运动服和便装设计则不宜采用这种工艺处理方法。褶边俗称花边,一般多用在肩、袖、领、门襟、裙摆等边缘装饰上。由于褶边像波浪一样的起伏,能产生极强的视觉感、质感和量感,因此往往会形成服装设计中的装饰亮点、重点。褶边运用也是很广泛的,各种档次、风格的服装都可采用,尤其是女性的服装中应用最为广泛。
(五)综合材料的运用
繁复的款式需要使细节处理有序化,简洁的款式则要特别注重细节的精致化,耐人寻味的细节处理不可忽视。运用褶皱和各种不同材料的质感的对比结合平滑与皱褶、厚重与轻薄、繁复与简单,产生很强的动感和量感,形成服装的装饰重点,使服装具有特殊的外观效果。不同材料的综合运用,突出了褶皱在服装造型。随着纺织业的发展,面料对服装流行的影响越来越大,面料的肌理和后处理的改良会使传统的设计手法发生很大的变化,如经热压处理形成褶裥的面料使褶皱的变化变得更加丰富;用各种丝带、缎带、蕾丝,刺绣、珠绣等工艺手法处理的褶皱则体现出繁复的奢华感。
六.结论
褶皱是立体和平面的结合点,它的创作蕴涵了实用与审美的结合,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性和视觉审美性,并由此可以衍生出丰富和深远的文化艺术内涵,是现代服饰时尚重要的借鉴来源和表现形式之一,值得我们不断的探究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冯泽民、刘海清《中西服装发发展史》中国纺织出版社 [J] 2005(06)
2、孟少妮《褶皱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科技信息 [J] 2008(02)
3、苏洁《对服装褶皱类型及工艺表现方法的探讨》纺织科技[ J ]2005(01)
4、陈红《褶皱在服装造型设计中的应用》四川纺织科技 [J]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