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发布日期:2020-05-11 19:58:03 浏览:4028
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
罗明 ——2018年省级论文评选三等奖
题 目: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
关键词:顶岗实习,管理
引 言:顶岗实习势在必行,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管理是学校、企业、家长应共同关心之事。管理他们应有一定的方法。
2006年5月,河北师范大学在全国率先实施“顶岗实习”工程,这种由河北省师范院校开创的新教育实习模式,旨在破解农村教育“人才荒”,实现师范院校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统一。当年有9万多名师范类专业学生下乡支教,为农村教育“输血”。后来发展到全国高等院校,继而又发展全国职业教育的中、高职学校。不同于普通实习实训,也不同于跟岗实习,顶岗实习顾名思义就是顶替原工作者的工作岗位,需要完全履行其岗位的全部职责。因此顶岗实习一般安排在在校学习的最后一年,这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也是符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的“2+1”教育模式。
然而,在顶岗实习过程的前后,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我就职校生顶岗实习的管理方面谈谈个人的见解。
一、扎实做好学生顶岗实习前培训工作
在学生离校参加顶岗实习前,学校和企业应共同做好前培训工作,主要内容包括:
(1) 对学生进行实习过程中的安全教育,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明确实习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含休息期间的安全教育也应该讲到位。
(2) 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让学生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人生目标坚定信心,明确实习的重要意义。
(3) 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吃苦耐劳,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优良品德。
(4) 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学习实习企业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强调实习过程中的团队意识和法律意识,引导学生遵守劳动纪律,服从用人单位的工作安排。
(5) 要求学生进行实习前的体检,并购买相应保险。学校与企业签订学生实习协议,让企业明确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学校与家长签订学生安全协议,让家长明确学校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各类要求和实习期间有可能发生的问题,以便共同管理 。
如果不进行岗前培训,不仅达不到顶岗实习的预期目标,还有可能因各种问题导致上岗后工作漏洞很多,可能受到管理人员的批评而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甚至造成思想上的不稳定。
二、认真做好心理上的疏导
学生从学校到企业,不但环境发生了变化,更重要的是学习内容发生了变化,短期内很难适应。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每日学习和工作时间长,受父母娇惯的独生子女从未吃过这样的苦,可能会产生各种不适应;另外还有些学生因情感问题处理不当也会产生心理障碍。尤其是刚到企业后的半个月之内是问题的高发期。经对某大型公司300名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调查,有45.7%的学生刚开始不能适应从学校到企业的变化;有4名女生因情感问题提前结束了实习;到实习单位来看望孩子的家长有200人次左右。
可见心理疏导工作的重要性,如果心理疏导工作不及时,部分学生会找各种理由和借口离开实习企业。为了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学校要派指导教师长驻实习企业,让学生在企业实习的同时可以感受到还有学校老师在各方面给予的关心和指导。
实习指导老师要做好学生的教育和服务工作,定期召开实习学生会,及时对实习工作小结,肯定学生的成绩和好的表现,尽量不点名提出需要注意或改进的事,坚持不懈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有些学生只看到眼前利益,愿意干舒服轻松的工作,又想拿高工资,不愿到工资新酬暂时较低但实习培训机会好,未来发展前景较大的岗位工作。这就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摆正位置,合理定位。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思想,大胆地到基层实习,不图薪酬只图掌握专业技能,先站稳脚跟踏实工作,积累经验后再图发展。对学生实习期间的工作安全、上下班的交通安全、休息日购物娱乐的生活安全要警钟长鸣。
三、增加激励措施,激发学生积极进取乐于为企业奉献的精神
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在籍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员工,学生必须接受企业与学校的双重管理。我们不能把他们单纯的看成企业的工人,按照企业员工的标准要求和管理他们,也不能把他们单纯的以学生来对待,要更多的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办法去管理他们。对学生的德、勤、能、绩进行考核,在实习一个阶段后,企业和学校应对先进个人进行表彰,给予物资或精神上的奖励。在实习学生中开展“优秀实习生”、“岗位标兵”等等多项评比活动,表现突出者予以表彰。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开展“我的顶岗实习生活”、“我为企业献青春”等演讲赛,“我为企业谏言献策”等征文活动,让企业先进工作者给学生作讲座等,以他们的先进事迹感染和带动学生,促使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理解企业的精神,爱企业,为企业贡献力量。及时通报实习学生的典型事迹,鼓励他们吃苦耐劳,不求索取,只求奉献的精神。
刚进入企业的实习生需要老员工的带领和帮扶,要在企业中开展老员工和实习生之间的传、帮、带活动。要通过各种活动使实习生与企业员工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将实习生融入企业这个大家庭之中,真正的让学生受到锻炼,提高技能。实习企业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盐,让实习学生超长加班,而忽视对学生顶岗实习承担的应有的教育责任,把学生直接当作线工人来用。特别是与学校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的企业,更应从企业的长远利益考虑,借学生来企业实习的机会,对学生开展教育和培训,把学生培养成适合自己需要的员工和技能型人才。企业在抓实习学生的教育和培训的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和发现问题,及时向学校反馈信息,使学校能够根据企业需要培养人才。
四、实行学生自主管理
学生在企业实习,要按照企业的要求按时上下班,所以实习指导老师很难做到全程跟踪管理。为了对学生们更有效的管理,我们可推行学生“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的自律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会干部、班干部和优秀学生的作用,根据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分布情况成立若干个实习小组,根据需要推选出组长、纪律委员、生活委员等等实习管理干部。实习管理干部每天观察、了解实习生的动向,不定期通过QQ群、手机短信、电话等渠道向实习指导老师汇报大家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意见或建议,以便指导老师和企业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和回应学生各种需求,把握实习生思想和心理变化等各方面的动态,有针对性做好服务和辅导工作。
五、架起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标梁
教育学生应从多个方面出发,在学校和企业对实习生进行教育和培养之外,我们也不能忽视家长对他们的教育。有些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很少和家人联系,家长不知道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情况,甚至个别学生把每月的实习补助挥霍的一干二净,还向家长索要生活费等其他费用。曾经对300名顶岗实习的学生做过一个调查:当时每人每月可领导到实习补贴3500元左右,吃住由公司全包,每月能节余2000元的学生仅有20%,每月节余1000元的有40%,还有20的同学不能节余,甚至还找家长要钱。实习指导老师不仅要教育学生遵守职业道德,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操守,还要教育学生节约,告诉学生如何理财,还要不定期向家长汇报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情况以及每月发放的实习补助情况,有条件时可组织家长代表赴企业参观看望实习学生。让家长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承担起管理教育孩子的责任。
顶岗实习,学生提前进入企业,与职业岗位零距离接触,培养学生的职业职业技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抓好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和指导,关系到学生能否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成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如果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管理抓得不好,学生会对企业产生厌恶感,更谈不上将来在企业就业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