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 岳阳市湘北女子职业学校
  • 浅谈中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
  •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论文

浅谈中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

发布日期:2020-05-11 19:51:39    浏览:3964

体育

浅谈中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

李素芳——2017年省级论文评选三等奖

【摘 要】:舞蹈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中的一门专业技能课,针对学生的特点,结合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特质,通过自己多年从事的舞蹈教学工作经验,在中职学前教育的舞蹈教学中,把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普通问题都梳理一遍,并摸索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学前教育专业;  舞蹈 教学

一、 引言

舞蹈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中的一门专业技能课,培养具有舞蹈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师资教育才是真正的舞蹈教学。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艺术启蒙式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以幼儿教育为最高目标,以美育为为核心理念,以舞蹈形式为艺术特征的综合艺术教育教学活动。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舞蹈教学时,除了基本的舞蹈动作、技术、技巧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鉴赏力、人文修养和文化素养,使她们在具有形体美的同时,具有对美的感悟、理解、联想和阐释能力,从而由内到外地具有气质和精神美。在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实施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作为一名有创新性的舞蹈教师应该如何去做呢?

一、 存在问题

(一)学生基础条件差,教师教学理念陈旧

中等职业学校舞蹈专业的学生大多来自普通的初级中学,特别在我们学校,其中大部分又是来农村。绝大分学生在入校前都没有受过任何形式的舞蹈训练的。在她们进校时已经是15岁左右的孩子,错过了舞蹈学习的最佳时机,所以身体的软开度、肌肉力量和柔韧性都会比较差。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长期以来在教学理念上存在弊端,过分强调了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地位,缺乏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重视舞蹈元素的学习,强调具体舞蹈动作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舞蹈审美的熏陶以及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上,容易养成对舞蹈教师的依赖性心理,对教师讲授的舞蹈理论、元素死记硬背,对教师编演的舞蹈动作机械模仿,学生很难从内心深处感悟舞蹈的艺术美,从而很难在舞姿动作上发挥表现力、生命力。

(二)学生学习意识淡薄,教师教学方式单一

由于在入学前大部分学生没有受过舞蹈训练、没有基础,舞蹈课对身体的要求比较高,就势必造成了身体上劳累辛苦,在精神上会比较紧张、烦闷,在课堂上也会表现出参与意识差的状态,从而给教学活动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因素。而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方式往往过于单一,教师师范,学生演练,教师纠错,贯穿了整个舞蹈教学课堂。

(三)学生学习时间短,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制为三年,真正在校学习时间只有两年半。舞蹈种类繁多而又复杂,在有限的时间内不仅要打好舞蹈基础,还要有会跳会教会编的能力,不仅给老师,也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德才兼备的幼儿教师,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内容设置应该以服务这个目的为原则,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舞蹈课堂并没有牢牢把握好这个原则,他们的舞蹈教学内容往往比较宽泛,从民族民间舞到芭蕾舞,从拉丁舞到现代舞等,有的还对舞蹈基础理论、舞蹈发展史等过于重视,这就会使得学生抓不住重点,有的舞蹈基础比较好的学生甚至幻想走舞蹈专业路线,成为舞蹈艺术家。

二、如何去做?

(一)树立现代化教学理念

身为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师,应该彻底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抛弃陈旧的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体会舞蹈的艺术美感,帮助学生逐步学会分析与赏析舞蹈,教会学生善于运用舞蹈动作来传递内心情感,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从简单的舞蹈动作模仿,过度到舞蹈动作赏析与创作,真正实现舞蹈的教学目的。

(二)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舞蹈教师应该倡导学生以自我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教学方式,综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与手段,例如图片、音乐、视频、网络微课与慕课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并将其多元化组合应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舞蹈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被动转变为主动,真正体会到舞蹈艺术的魅力所在,实现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三)贴近教学目标开展课程设置

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目的必须明晰,课程设置应该仅仅围绕这一目的展开,有步骤、有重点的展开。例如,第一阶段,应该侧重学生舞蹈形体训练,普及舞蹈的基本元素以及训练自身的柔韧性和节奏感;第二阶段,培养学生舞蹈表演技能,侧重舞蹈艺术美感以及肢体语言动作的训练,使学生感受到舞蹈艺术的魅力,同时学会舞蹈艺术赏析;第三阶段,侧重培养学生的幼儿舞蹈创编能力,使学生掌握幼儿基本舞步、幼儿舞蹈教学基本方法,培养适合未来幼教岗位的优秀人才。



  • 电话咨询

  • 0730-2959666
  • (招生处)
  • 0730-2999099
  • (招生处)
  • 0730-2999088
  • (办公室)
  • 0730-2999188
  • (就业指导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