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发布日期:2020-05-11 19:41:54 浏览:4096
综合
浅谈服装材料的教学方法
高亚杰——2017省级论文评选二等奖
[内容摘要] 教育要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要创新,要确立起新的教育理念和人才观念,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服装材料的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对服装材料的认识与选择应用能力的培养,注意对服装材料、服装设计及加工内在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把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运用到实践中去。
[关键词] 服装材料学 教学方式、方法 专业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服装材料与色彩、款式并称服装的三要素,而服装的设计思想最终是通过服装材料来实现的,服装制作也是依托于材料来进行的,所以对材料的认识与理解程度直接决定了服装设计与制作的水平。 服装材料学是服装专业或相关专业必不可少的、且实践性很强的一门专业理论基础课程,是服装设计的基础。它阐述了服装材料的原料、结构、品种、性能、应用、发展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做好服装材料学的教学工作,为服装专业的其他课程就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根据学生特点、教学内容和市场需求三个方面对服装材料课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探讨。
一、 现状分析
服装材料学是服装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之一。服装材料是服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材料的肌理质感进行二次再造,更是服装设计师设计的重点。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该课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学时少,授课内容与课堂讲授时数产生难以协调的矛盾;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认为学习材料不如色彩和造型有用。缺少相应的教学设备,服装材料是介于服装与纺织之间的一门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也要重视学生技能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掌握了理论知识以后,用理论知识去指导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与工作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但技能的学习是需要实验的,如果不通过实验进行讲解,这些抽象的知识会让学生难以理解,增加教学难度。缺乏合理的教学结构。当前学生使用的教材,灵活性差,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市场变化及时做出调整,甚至一些内容都已过时,给教学活动增加了难度。此外,由于各地的服装发展水平不同,纺织厂分布不均匀,给学生的实习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且,一些工厂不愿接受实习学生,这也给学生学习服装材料知识带来了困难,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 解决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该门课程内容自身具有的理论性、实用性和时尚性特点,我们将材料课的教学分成三个阶段来进行,第一是基础理论知识讲授与实验演示相结合阶段。第二要充分利用实物教学的互动式学法,掌握服装面料、辅料的外观特征和本质属性阶段;第三要与后续专业课和生活实际密切结合,到市场中去,对服装材料进行实地鉴别和运用阶段。
(一) 采用模块式教学
将服装材料学分成多个模块, 由浅入深明确学习目标。不仅让学生掌握知识目标还要了解到技能目标,还要在教学中增加知识拓展,扩大学生的视野。根据其特点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调整、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及时掌握服装材料的新变化、新趋势。并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定制适合的教学设计,要求设计的教案既能体现教学重难点,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二)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避免理论知识讲授过多。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对于设计类学生来说,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多过细地介绍理论知识学生不容易接受,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达不到教学目的。因而在教学上,引入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播放图片,同时在内容的设计上,将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内容,通过课件演示的形式直观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服装材料学课程的时候能够易于接受并提高其学习兴趣。例如: 在常用服装面料模块中的服装用裘皮及皮革小模块中,采用多媒体展示裘皮服装的华丽及皮革服装的大气及普通人造裘皮和皮革服装的对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用鲜活的动物展示讲解这些动物的毛皮特征。由动物毛皮是如何保暖引入应学毛皮的构造,毛皮的鞣制、毛布的分类 、毛皮的质量与性能及毛皮的制作等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作一些新的尝试和研究。
(三)实物观察法、互动法
由于服装材料课程知识结构复杂,理论知识体系强且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学生的实践机会少,因此较为单调、乏味,因此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避免理论知识讲授过于枯燥无味,在精选教学内容的同时,通过实物观察和互动的教学方式来加深同学们对各种材料的认识和鉴别能力,让学生掌握服装材料的质地及特点,降低理论知识的抽象性理解。例如:在服装面料识别的这个模块中,提前准备各种面料让学生课堂分小组做面料识别,从中学到了织物的经纬纱向识别、织物的正反面识别、织物的花纹识别、织物的倒顺识别及面料的瑕疵点等知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焦点,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发掘学生的潜力。可以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思考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市场调研法、分析法
因服装材料课程的特殊性,教师还可以利用市场调研的方式完成教学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到服装市场等地,对不同服装进行分析、比对,讲解服装材料的重要性,将理论教学与具体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分析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种方法技能的传授,对于学生开发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例如: 市场调研法的运用将学生分成几个课题小组,让他们对不同的服装企业、品牌专卖店进行考察,收集各种各样的面辅材料样卡,并且分类整理成册,分析其性能特点并研究这些面料设计出来的服装所具备的透气性、吸湿性、强度、弹性、悬垂性、缩水率、体肤触感等服用性能,以及它的洗涤、保管方式,并且要求每位学生对市场调研的内容做成PPT的形式,在课堂上作讲解,并组织学生就自己的调查结果进行课堂讨论,相互启发,让大家在共同研讨中学到更多的实用知识。从而达到了知识目标也达到了能力目标。
综上所述:服装材料学的教学是一个由许多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随时会表现出不同的情况;而且服装材料涉及面广,内容更新快,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对课程进行调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发学生学习服装材料的热情,才能调动学生学习服装材料的积极性,实现服装材料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率完成。
【参考文献】
刘小君. 《服装材料》 北京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7 2012第088524号
练军.《服装材料学》教学改革浅析.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