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发布日期:2020-06-16 17:04:10 浏览:7237
据央视财经客户端报道:22岁的张强(化名)是某高校在校生,通过网络平台累计借贷了7万多元本金,加上利息,越还越多,被追债追得不得安宁。他的贷款主要是用在了与学习无关的各种消费上,比如和女朋友校外租房、外出旅游。慢慢地,经济缺口越来越大,于是上大学不久,张强通过网络贷拿到第一笔贷款3000元。这3000元分九个月还,每个月利息大概一百元钱。张强父母每月都会给他几千元生活费,所以他觉得3000元贷款和每月100元利息根本不是事儿。但是,3000元贷款月息100元,相当于年息40%,已经属于高利贷。
第一个套路就是砍头息。比如借款人实际拿到手的贷款是9500元,却要按照10000元来偿还本金和利息。另外的套路则是,还款利率随意上调、还款周期随意缩短。张强在还款过程中,利息从月息10%涨到月息50%,还款周期又从一月一还,缩短到一周一还,等于贷款利率从月息10%涨到了周息50%,相当于年息2600%。也就是说,按照这样的利率, 如果贷款1万元,一年光利息就得还26万元。越还越多的利息压得张强喘不过气来,只能用贷款还贷款,陷入饮鸩止渴的恶性循环。这个时候,他已经无法还钱了。
该“套路贷”团伙于2018年7月获刑。
2、校园贷记录能消除吗? 不存在的
据华声在线报道:近期,一种专门针对“90后”大学毕业生,被业内称为“注销校园贷账户”的新型诈骗手法席卷全国。
“同学您好,我是**银行客服,您在大学期间注册了一个校园贷款账号,现在如果不注销的话会影响到个人信用,请您添加我们的客服QQ进行下一步操作……”5月29日,去年刚毕业的小伙李志(化名)接到了一通自称银行客服的陌生来电。他听对方能准确说出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学校名称等个人信息,虽心存疑虑,还是添加了对方为好友。
随后,“客服”人员发过来一个二维码,让其扫码下载并注册APP,成功注册之后才能开始注销账号。李志通过扫描二维码成功下载注册了APP账号后被告知,因为是新用户,需要先通过APP转账一次之后才能实施注销。他担心注销不成功会影响个人征信,迅速向对方提供的“抵消授信”账号转账了1200元,以此来进行账户“清零”。转账成功之后的李志再也联系不上所谓的“客服”,已被对方拉黑。
提示:此类案件的主要目标大多为曾经有过校园贷记录的在校大学生及青年群体。凡是接到自称贷款平台客服,提到“在校期间贷款记录”、“注销贷款账户”、“清空贷款额度”的关键字,均为诈骗。查询个人信用信息要通过当地人民银行征信部门或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信息服务平台等官方渠道,如有疑问应拨打征信中心官方客服电话进行咨询。
3、啥是校园贷?
提起“校园贷”,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校园贷”是走进校园的“套路贷”。
套路贷
是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假借民间借贷之名,诱使或迫使被害人签订“借贷”或变相“借贷”“抵押”“担保”等相关协议,通过虚增借贷金额、恶意制造违约、肆意认定违约、毁匿还款证据等方式形成虚假债权债务,并借助诉讼、仲裁、公证或者采用暴力、威胁以及其他手段非法占有被害人财物的相关违法犯罪活动的概括性称谓。
校园贷
也称校园网贷,是指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只要你是在校学生,网上提交资料、通过审核、支付一定手续费,就能轻松申请信用贷款。近年来,高利贷披上了“校园贷款”的外衣,将罪恶的魔爪伸向了纯洁的校园,很多学生因涉世未深,缺乏判断能力,便轻易陷入校园贷泥潭。
4、大学生校园贷存在的问题
没有签订贷款合同
用《还款管理服务说明书》等代替贷款合同,且没有写明本金、利率,只列明每月还款数额和还款期限,具有误导借款人的嫌疑,有意让没有太多金融知识的大学生放松警惕,陷入高利贷陷阱。 用《还款管理服务说明书》等代替贷款合同,且没有写明本金、利率,只列明每月还款数额和还款期限,具有误导借款人的嫌疑,有意让没有太多金融知识的大学生放松警惕,陷入高利贷陷阱。
变相提高利润
非法校园贷扰乱金融秩序,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违规的高利贷。校
园贷扰乱金融秩序,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违规的高利贷。
套路重重,暴力催收,影响正常生活
非法校园贷往往与高利贷、诈骗、暴力催债等相关联,一旦陷入,会极大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5、如何保持良好信用记录
你的经济生活与信用记录息息相关
助学贷款
如果贷款的大学生出现还款困难,一定要及时提出暂缓还款的申请,将助学贷款延期。这样既保护了自己的信用记录,也为今后的其他困难学生申请助学贷款铺垫了道路。因为如果某大学助学贷款违约率太高,金融机构就会停止对该校的助学贷款审批,其他学生将无法获得助学贷款的援助。
信用卡
其他贷款
①如果是按揭贷款,可预存2-3个月的还款额,或者绑定工资卡,并将赋予资金尽量存入该户头,以确保不出现逾期还款。
②如果是利随本清的一次性贷款,可以在手机里设置重要事项提醒,这样就不会因遗忘而产生不良信用记录了。提醒,这样就不会因遗忘而产生不良信用记录了。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