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发布日期:2021-12-24 16:20:38 浏览:4175
其中文化学习满意度调查问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占总数的97.8%;专业学习满意度调查问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占总数的98 %;实习实训满意度调查问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占总数的98.1%;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调查问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占总数的97.2%;生活满意度调查问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占总数的95.9%;校园安全满意度调查问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占总数的98.5%。
2.3资助情况
学校设有资助办,专门负责学生资助工作。严格执行中职生免学费政策,建立了完善的助学金发放制度。对申报资助的学生进行严格审查,将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部纳入了受助范围。并将受助学生名单在全校范围进行公示。我校2020年生师资助情况:
全年共7975人次(春季3454人,秋季4521人)享受国家免学费759万元; 1060人次(春季520,秋季540)享受国家助学金106万元;6人获评国家奖学金3.6万元;学校资助20名贫困学生4.37万元。这些资金全部按规定发放到位,帮助困难家庭的学生完成学业,实现梦想。
2.4就业质量
我校2021届1996名毕业生中就业人数1923人,就业率96.34%,直接就业人数1260人,对口就业人数1063人,对口就业率84.37%,其中946人就业于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合法从事个体经营13人;其他方式301人;升入高一级学校663人。我校1260名直接就业毕业生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较高端服务型企事业单位,其中有15名毕业生在学校的推荐下,实现了走出国门创业就业的梦想。
2021届毕业生各专业大类就业情况表
专业类别 |
毕业生数 |
就业人数 |
对口就业人数 |
财经商贸类 |
623 |
591 |
330 |
旅游服务类 |
518 |
499 |
251 |
文化艺术类 |
144 |
141 |
129 |
教育类 |
396 |
388 |
235 |
信息技术类 |
118 |
113 |
68 |
轻纺食品类 |
62 |
60 |
46 |
交通运输类 |
135 |
131 |
4 |
2.5职业发展
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把职业教育摆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职业教育面临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湘北女校将抓住发展机遇,提升办学内涵,在保留女校办学特色品牌的同时,在长沙经开区湖南工程机械配套产业园(汨罗飞地产业园)新建一所高职院校——岳阳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促进学校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高层次发展。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
专业结构布局合理 。根据行业和专业建设需要,调整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委员,本年度召开了4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2020年,招生专业达到12个,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群为重点建设的省级示范特色专业群,省级以上精品专业(特色)专业有3个(旅游服务与管理、商务英语、市场营销)、市级精品专业1个(服装设计与工艺),学前教育专业为国控专业,招生形势火爆,暑假期间对报考学生进行了入学考试,选拔优秀学生就读。与浙江天鑫共建的美容美体专业招收新生269人。
3.2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020年学校根据市场对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结合《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函〔2019〕61号)文件精神,修改完善了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与岳阳红乔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合作,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与湖南荣湖大酒店合作,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与七匹狼服饰有限公司合作,航空服务专业与岳阳三荷机场合作,进一步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共同培养师资,共同开发课程资源,校企共同培养。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群、财经商贸专业群、文化艺术专业群等三大专业群严格按照公共基础课程、核心专业课程、拓展课程实施教学,制定了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建立了学科、课程能力等级考试、考核标准,分模块进行能力等级考试、考核,教学内容与行业职业资格证考试对接,部分课程有效地实行了课证岗融通,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教学改革突出重点: 2020年学校信息化教学进一步得到推广与落实,引进了泛雅网络教学平台,提高了教学的实效,便于学生与教师的线上沟通。学校教师分批次参加了省市校组织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班的培训,85%的课程(除体育、少数专业实训课外)都采用信息化教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参加各级各类信息化教学竞赛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教学管理精细:落实教学常规管理,严格执行教学文件,按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教学指导方案和教学计划开齐课程、开足了课时,并建立了教学管理台帐。专业设置符合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有相对稳定的骨干专业,有完整的课程体系、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实习、实训大纲,规范齐全。专业结构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现开设各类专业12个,其中国控专业1个,省、市级精品专业4个,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3个,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群为湖南省示范性特色专业群。
教师摘金夺银:教师参加省、市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获省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6名教师参加市“金鹗杯”教师教学能力比赛,5名进入一等奖、1名进入二等奖。
科研成果有成效:省电教馆课题《中职英语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成功结题;省教研教改项目《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社团活动对中职女生人文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通过中期检查;市级课题《中职生英语口语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研究》《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实践研究》《中职英语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实践研究》《基于“保教融合”理念的中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研究》《项目教学法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5项准备结题。8篇教研论文参加湖南省职成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论文评选, 2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40篇教研论文送湖南省教育学会参加论文评选。
调整课程体系:学校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国家职业的标准,进一步完善构建了“综合素养+职业能力”相结合的课程结构,由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构成。结合工作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修订了各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构建了基于企业工作过程的“宽基础、高素质”的一体化课程体系,重点开发了“专业课程对接职业岗位”的课程体系,适时调整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与实践技能课的比例,使实践技能课的比例达到62%以上。
优化实训基地:学校升级了飞机模拟舱、高铁、地勤、3D导游室、精品录播室、茶艺、美容美体实训等实训室,改造了网络实训室、计算机操作室,新建了2个机房,为我校的专业实训提供了更实用、更方便、更贴近工作岗位场所。
完善信息化教学平台:依托校园网,整合校内资源,建设智能化管理平台。重点建设教学管理,逐步形成集教学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专业数据系统、教学资源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在线学习系统和校园“一卡通”系统,为学校现代化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信息化教学新举措:升级精品录播室,可实行录播、直播;每个教室建立多媒体系统一套,都能上网,可以获取最新行业的资讯和学习前沿专家的讲座,同时也能将现场上课上传至网络;机房教学继续采取伽卡他卡电子教室系统,可实现文件收发,日志考勤、屏幕广播、屏幕录相、学生演示、查看屏幕、远程控制警告、远程关机重启、远程开机、远程执行、黑名单(限制上网功能)、课堂评价、随堂测试,大大提高了上机实训的效果;建立了湘北一点通云平台,进行教学资源共享。
规范选用教材:制定了《教材、教辅资料征订管理办法》,严格执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按照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材征订目录,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教材。
充实教学资源库:省级精品课程《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已经完成建设;在建省级精品课程《湖南导游》《女性文化》《PhotoShop》《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贸英语函电》已投入建设;校级精品《幼儿保育》已完成立项。
3.3 教师培养培训。
学校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中职学校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文件精神,开展教师培养培训:
1.全年选送了近200名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市培、校培等各级各类培训,校培面达98%以上.有50位教师参加了职称认定与评审工作,其中48人已获相应职称。
2.建立了灵活多样的弹性用人机制。优化目标激励机制,完善绩效分配机制,形成以教学质量为核心的教师评价体系,实现教师业绩与待遇挂钩。
3.实施“师魂塑造” 、“师能提升” “大/名师引进” “青蓝成才”四项行动计划,塑造教师的师行、师言、师表形象,增强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着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对在职教师学历提升、职称评定、科研服务实行奖励和津贴,鼓励岗位成才等。
4.依托核心专业,面向知名高校、行业企业,引入专家或专业带头人,建立了“旅游服务与管理”、“学前教育”、“女性文化”3个大/名师工作室,成为教师专业成长加油站。“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省级教师团队的成果成为课程改革的实验室,社会培训、技术服务的窗口及先进成果的推广站。建立了“蓓蕾幼教机构”等校企深度融合的教师工作站,形成教师定期进站工作的常态机制。
3.4 规范管理情况
办学思想端正: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
办学体制健全:学校章程和管理制度健全,学校投资者与管理者严格按章程和管理制度办事。
决策机制科学:依法建立健全了学校董事会决策机构,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依法行使学校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职权,上对董事会负责,下对全校师生负责。
机构设置完整:学校依法建立了党、团和工会组织,根据工作需要,设立了综合办公室、计财发展处、人事督考处、学生处、教务教研处、招生就业指导处、后勤保卫处、资助办等8个行政管理部门和高考部、文化艺术系、现代服务系等3个教学管理单位。
规章制度完备:修订完善了学校《管理制度汇编》、《德育工作指南》、《员工手册》、《学生手册》。
保障教工权益:学校通过以教职工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实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召开了教职工代表大会,组织教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与监督。学校重大决策和方案都交与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办学行为规范:规范使用校名“岳阳市湘北女子职业学校”或“岳阳市湘北女校”。学校办学许可证、组织机构代码证、民办非企业登记证等各类证件齐全,且均在有效期内。自觉遵守教育部门招生规定,实施“阳光招生”。学生收费严格按照价格主管部门批准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亮证收费。
财务管理清晰:学校举办者足额履行出资义务,学校固定资产分类建账且产权明晰。依法实施学校预决算、财务审计等财务管理制度,账册齐全,账目清楚;有年度财务报告,并通过了会计事务所的审计;财会人员符合任职资格,会计、出纳均为专职,分工明确。
严格执行收费的有关政策,收费项目及标准符合规定;收费票据符合财税管理要求,票据填写规范;收费、退费制度进行了公示,无乱收费现象。依法依规申领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补助资金。
安全管理到位:学校根据新冠疫情防控要求,进一步强化全员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了安全防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安全防疫工作目标任务。分别与班主任、女生辅导和警务室人员签订了安全责任状;定期开展教室、寝室安全隐患大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定期开展食堂、超市食品卫生安全大检查,杜绝“三无”食品;学校安全得到充分保障,全年实现了疫情防控零感染,校园安全无事故。
3.5 德育工作情况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的办学宗旨,实现“三全育人”。
学校按照国家规定,开好开足了德育课,有必修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与价值观》、选修课《心理健康教育》、并有教学经验丰富的专职德育老师任教。学校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不同教育目标开展德育教育,一年级立足“成人”,以行为养成教育为主,二年级立足“成长”, 狠抓专业技能训练,以职业素质教育为主,三年级立足“成才”,以创新、就业、创业教育与职业道德为主。
学校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让老师在活动中育人,学生在体验中成长。如开展“守护一江碧水,爱护一草一木,美化环境你我同行”志愿服务行动;岳阳市德馨助残服务中心开展“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主题党日活动;教室文化建设活动;烈士陵园缅怀先烈活动;庆祝建党100周年“学党史,唱红歌,强信念”合唱比赛;团员宣誓、专题团课;“文明风采”朗诵、书法、乐器、微视频等德育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寓教于乐。
学生在文明风采大赛和评先评优中绽放异彩:学校女子排球队获得市赛二等奖。评选出省级优秀班集体1个、三好学生14人、优秀学生干部1人;优秀实习生1人;市级优秀班集体2个、三好学生16人、优秀干部3人、优秀实习生3人。有6名同学品学兼优的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
学校制定了“平安校园、清洁校园、书香校园”创建方案,坚持开展读书活动,早晚时间,教室内外、校园处处,书声朗朗,“书香校园”散发出迷人的芬芳。学校有独立的心理咨询室,专职的心理咨询师,每周星期一、三、五晚上开放“心语小屋”,由心理咨询师对学生进行团体辅导或个别辅导。定期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如:《民法典知识讲座》、《女性心理健康讲座》、《安全教育讲座》等。
全年学生巩固率达97.33%,同比下降了0.76个百分点。
3.6党建情况
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稳中求进,不断提升组织力、发展力。
党建引领聚人心:坚持以党建统领各项工作,实行党建工作 “六进制”。不断强化支部“五化”建设,争做“品牌”党支部。2021年,被评为全省中小学校基层党建示范点,湖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主题教育强信心:党支部认真部署开展“ 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主题活动,组织党员学党史原著、开展“党史知识每日一学”和“学党史 唱红歌 强信念”红歌比赛、到烈士陵园缅怀英烈、拍摄《党旗照亮育才路》视频、收看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典、召开“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专题会,引领党员教师学史力行强信念。
为民办事暖人心: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如到岳阳市德馨助残服务中心送温暖、参与“美化环境你我同行”活动、为岳阳市“百年颂歌献给党”歌会提供志愿服务、到岳阳楼景点和洞庭湖博物馆当免费导游、为家庭困难师生捐资帮扶、黄凤姣董事长为华容墨山村革命根据地蛋子山的修缮捐资等。
携手群团筑同心:党支部把工青妇团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凝聚到党的旗帜下,积极追求进步成长。“青年大学习”参与率100%,青年教师彭丽霞、刘军成、李晨同志发展为中共预备党员,王湘红家庭荣获市妇联“最美家庭”称号,旅游专业分会荣获市级“工人先锋号”、“芙蓉标兵岗”称号,校团委被评为“岳阳市五四红旗团委”。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学校树立以企业为中心的职教理念,紧紧围绕发展大局,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切实提高职教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度,结合度。学校先后与岳阳投资集团、三荷机场、红乔旅游、蓓蕾幼教和浙江天鑫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江苏海外集团苏州分公司、吉林省对外人才技术交流有限责任公司、江苏中澜境外就业服务有限公司、武汉天地国际劳务合作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联合办学关系,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和水平,拓宽就业渠道,实现学校、学生、企业共赢。
4.2 学生实习情况
我们坚持工学结合,不间断地组织学生到市内企事业单位识岗、跟岗、顶岗实习,加深学生对地方企事业单位的了解和热爱。如:组织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到岳阳楼景区实地进行短时间的景区讲解;组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到岳阳蓓蕾幼教机构、南湖幼儿园、华夏幼儿园等单位进行教学实习。这些校外实训实习,让学生了解企业,让企业了解学校,为学生立足本土求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3 集团化办学情况
学校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组建了德馨园物业公司、蓓蕾湘女幼教中心、湘北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后勤服务中心等营运实体。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2021年毕业生中,603人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85%毕业生获得计算机应用能力中级,普通话二级乙等以上。毕业生就业率96.34%,对口就业率84.05%。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90%以上,就业单位对毕业生职业素养的满意度92%,就业单位对毕业生职业技能的满意度82%。
5.2社会服务
2020年12月7日至9日,学校承办了全省民办中职举办者高级研修班,全省200位中职学校举办者参加培训。我校董事长黄凤姣发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