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语文导学案的设计
浅谈中职语文导学案的设计
摘要: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求教师的教育教研水平外,还应该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和知识感悟能力的培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和引导性,教师应该注重优化和设计,以达到学生自学和知识的双重提升。
关键词:中职教育;中职语文;导学案分析;研究分析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而言,前导知识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掌握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许多教师对于导学案的设计非常的僵硬化、模式化。并不能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到学生的自学能力,更可能加重学生的学习任务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对于此,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应把握以下几点,从不同的维度来设计。在发挥导学案作用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导学案的设计背景
导学案的主体是学生,主要是学生在课前通过导学案中的任务,完成相应的作业内容,实现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并发现自身的不足和缺陷。而教师则可以通过导学案反馈的学习成果,对新授内容进行调整,使得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特点,而不是教师所认为的教学重难点。
以我本次教学为例,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注意从字音字词和文章的内容把握上出发,设计由易到难的知识点题目,使得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有一个逻辑顺序。
二、导学案的设计原则
导学案的设计原则应注重课时化原则、问题化原则、主客观原则和层次化原则。
课时化原则主要是指对于知识点的内容要课时化,做到一篇导学案是一个课时的内容,解决的是一个课时的知识点。
问题化原则主要是指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方式,教师要通过一定的问题设置,不同的问题要选择合理的问题题型,比如字音字词可选择选择题,而对于文章的感悟和段落的把握则可以选择简答题。这样不仅能体现出学生的自学能力,还能使教师在教学反馈的时候把握本课时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这一原则也是相当重要的原则。
主客观原则主要是指在导学案设计的过程中,不能所有题目统一为客观题或主观题,而是以主观题为主、客观题为辅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主观题主要是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表达的能力,这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客观题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如果此类知识点为主观题,这就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梳理和掌握,因为每个人的知识理解不一样,知识点没有办法集中。
层次化原则主要是指在设计导学案的过程中,除了知识点应该是由易到难,对于学生也应该主要层次化的内容培养,在设计过程中注重梯度化分层教育,既有一般基础知识的掌握,也有能力提升的培养和开发,照顾学困生也尊重优等生,做到因材施教的原则。
三、导学案的优化与创新
(一)导学案的重点
我们在讲授知识的时候,要注意语文的工具性和实用性特点。中职教育的语文强调的和普高不一样,侧重于语文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那么在语文导学案的设计中,工具性应该如何体现呢?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在设计《南州六月荔枝丹》的导学案时,应先分析文章,明确文体是说明文学习主要侧重点为说明方法,故而在学习本文时应将说明方法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与职场中的使用情况相搭配。如果是旅游专业的学生,如何将说明方法与景点讲解相结合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内容,不仅会渗透其他专业知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语文实用能力。再比如营销专业的学生,如何把事物说明透彻从而激起客户的购买欲望,达到售卖目的。这些就是可以在导学案中进行前期铺垫和引导的。
(二)导学案的内容
导学案应在进行问题设置的时候,应注重从《中职语文课程标准大纲》出发,注重内容和合理性和实际可行性,并结合学生的学情,进行内容安排。一般而言,可从“字”“段”“文”三者进行内容安排。
字,应该是语文的基本要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和基础知识,虽然中职语文要求没有普高要求高,但是也不能降低学生在语文层面的知识贮备。
段,注意培养学生分析把握的能力。现在的很多中职语文教师的要求就是要求学生识字、看得懂、读得通就行,其实不然。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如何来掌握分析段落,其实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语文基本知识。不论你是旅游、空乘还是幼教等专业,在人与人交流中,你能不能正确的揣度出客户的意思、明白对方要表达的内容,这也是职场中非常注重的技能。
文,中职学生来说除了一些文秘相关的专业,其他专业对于文的要求并不用太高。所以,教师对语文的把握应该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讲授。不要一味的苛求学生在文方面的能力,比如计算机、设计等专业在文方面就没有文秘专业要求高,教师也应该适当进行取舍。
(三)导学案的意义
导学案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所以教师在设计的时候应该注重“三七原则”,即30%的客观题用于检测学生语文知识掌握情况,70%的主观题用于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文的能力。从而实现出语文的有机运用,实现中职语文应该有的价值。
(四)导学案的创新
当然时代在发展,科技也在进步。现在的导学案设计我们也可以借助信息化的手段,进行多种有机的结合。教师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也可以通过网页、视频、社交软件等多种平台进行布置,不要将导学案的设计局限在一张纸、几个题上面。
比如我在营销专业讲授说明文的时候,曾布置了一个导学案任务就是以小组为单位上传一段推销家乡特产的视频,在本单元结束时以点赞数来决定哪一组学生为“最佳学习小组”。在后面来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而且完成度也是相当不错的。
综上所述,中职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公共课程不仅影响着学生对其他学科知识的掌握能力,也对于学生的个人素养和职业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际教学中,我们很多人的导学案设计不合理,缺乏正确的引导方法和设计思路,使得学生学得吃力,教师教得吃力。希望本文能够给中职语文教师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提供一种新思路,发挥导学案真正地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茂坤.论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职业教育研究,2019(6).
[2]李祯勇.中职校语文说明文教学法新探,Occupation,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