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北女校

从英语教育的发展历史出发浅析当下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以营销专业高年级英语面试口语课为例

学段:中等职业学校

学科:   英语     

从英语教育的发展历史出发浅析当下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

以营销专业高年级英语面试口语课为例

[摘要]: 英语课程中的四大技能里“说”,即英语口语一直是很多英语学习者的难言之痛。本文以某中职学校营销专业毕业班级开设的英语面试课程为例探讨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笔者任教的16级营销专业班今年6月份毕业后就将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学校联合境外企业为学生牵线搭桥提供境外就业的工作机会,为了拿到境外企业的offer,首先必须顺利通过笔试和面试,较好的英语口语水平是获得境外就业机会的重要门槛,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成为了该班级的英语面试口语任课老师。在任教期间,笔者发现了英语口语课中的一些问题,既有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同时也有教学实施方法和任课老师的问题;针对具体出现的弊端,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对学生学习英语口语提供一些帮助,对英语教师实施英语口语课程给予一些拙见。

[关键词]:英语口语  口语学习障碍  学习方法 教学策略

我国的英语教育有将近两百年历史,19世纪初,尽管大清王朝闭关锁国,仍有部分美国传教士在自身信仰的驱使下来到中国传福音、传播西方知识,促进中西文化交流。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正式开设西学课程的教会学校是于1839年由英国人温施娣和美国传教士布朗在澳门创办的马礼逊学堂年11月4日学校正式招生开学,第一批学生共6人,最大的学员有15岁,所有课程全部使用英语课本,用英语进行教学。此后几十年各地教会学堂如雨后春笋逐渐涌现出来,在有识之士的强烈建议下清朝政府于1862年创办了京师同文馆,京师同文馆是清末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也是我国历史上首个公办学校开设的英语系,足见特定的历史时期政府对外语教育的重视,京师同文馆后来并入京师大学堂,也就是北京大学的前身。英语教育在中华大地蓬勃发展,在巴金先生的代表作《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高觉民的琴表妹听闻觉民觉慧所就读的外专下学期将要招收女学员,当即表示要去投考。《家》的时代背景在五四运动时期,由这一小说情节也可窥得当时外语教育在中国的兴起。

我国英语教育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受到重创,文革结束后1977年高考制度重新恢复,英语课经过重重苦难回到神圣的课堂作为高考必考科目,成为众多学子的软肋在考试中拿到高分的学子大部分学的也只是尴尬的“哑巴英语”教育部认识到英语教学效果在实际应用方面的不足,上传下达逐步从传统课堂过渡到新课改,听、说、读、写成为英语课程四大技能随着互联网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学生不用走出国门便可以在各种视频播放器里面欣赏到纯正的英美电影和欧美电视剧,接触英语的方式灵活多样在如今的大形势下,必然能够在英语教学这条道路上探索到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英语课程中的四大技能里“说”,即英语口语一直是很多英语学习者的难言之痛。本文以某中职学校营销专业毕业班级开设的英语面试课程为例探讨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笔者任教的16级营销专业班今年6月份毕业后就将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学校联合境外企业为学生牵线搭桥提供境外就业的工作机会,为了拿到境外企业的offer,首先必须顺利通过笔试和面试,较好的英语口语水平是获得一份好的境外就业机会的重要门槛,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成为了该班级的英语面试口语任课老师。在任教期间,笔者发现了英语口语课中的一些问题,既有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同时也有教学实施方法和任课老师的问题;针对具体出现的弊端,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对学生学习英语口语提供一些帮助,对英语教师实施英语口语课程给予一些拙见。

一、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问题

1. 英语口语学习者本身的问题

尽管现在家长对小孩的英语学习越来越重视,很多学生从小就有接触英语培训班的经历,然而由于英语不是学生的母语,加之多方面的原因,大部分学生在学校正式接受英语教育时并未能打下较好的基础。很多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没有得到足够的获得感、成就感和幸福感,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反而滋生了越来越多的失落感。学生觉得自己没有英语学习的天赋,在英语上逐渐懈怠,不感兴趣、不自信,课堂上听不懂,课后不用功,开始自暴自弃,形成恶性循环,对于英语敬而远之,学不会干脆不学。

笔者所任教的营销专业班便是典型的一群抛弃英语的学生群体,他们在曾经的学习经历中未打下扎实的英语基础,基础较为薄弱,在英语方面不自信。现在临近毕业在诱人的境外就业机会面前,学生心有所望却忐忑不安,重拾英语发现自己的英语知识千疮百孔,需要在短时间内拾起来并不简单。值得欣慰的是,因为有坚定的目标,学生们有提高英语口语的迫切感,学生在课堂上积极配合,布置下去的角色扮演任务均能认真完成。

2. 教学环境问题

大部分学生接触英语的时间是十岁以上,根据调查发现学习英语最佳的年龄是3-12岁,这一时期是学习第二母语的最佳时间,12岁之前没有接触英语的孩子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中文思维,用中文思维去学习英语,难以学会英语思维,错过了这一黄金时期,小孩的年龄越大,学外语就越吃力,难以说得像母语一样好。其次大部分孩子的英语启蒙老师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老师用中式思维为学生进行英语启蒙授课,虽说对于应试来说没有太大问题,却也很难让学生形成流利的英语思维,因此现在一些条件较好的贵族学校聘请外教老师进行全英语授课;也有经济基础较好的家长送孩子去英语国家读书或是参加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切身体验到真实的语言环境,这样的教育投资成本不小,不过能为孩子提供语言学习环境,比在国内有更大的提升可能。

如今的大背景下,国内的英语教学情况是老师用中文以中式思维去教英语,学生用中式思维去学习英语,这样培养出来的英语能力拿去考试没有问题,较难达到能自如表达、灵活运用的水平。

3. 英语教育师资的问题

现阶段的英语教师大多是接受了正规的传统教育,通过高考从大学毕业的本科生,英语教师的授课方式也往往被自身的英语学习过程所影响,因此在从学生转变为老师的角色后,在自己的课堂上也习惯沿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方法,讲词汇、讲句型、练语法,以为学生必须先掌握这些,才能提高英语水平,才能提高口语技能。实则不然,能否说出来并不是由语法决定的,那些欧美的小孩不会语法句法,照样可以说出一口地道的英语,中国的小孩也是一样的,父母跟小孩说方言,小孩从小就会说方言,父母跟小孩说东北话,小孩也能说出一口地道的东北腔。

口语是一项需先说才有的沟通技能,而语法句法是水到渠成的产物。提升口语首先要改变教师的观点,老师不要执着于教学生词汇语法,而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去“说”。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鼓励学生开口讲英语,在口语课上学生是主体,让学生在一遍遍的练习中提升勇气、加强自信,获得更加明朗的语感和语言能力,逐步培养英语思维。

二、解决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

1. 培养学生的兴趣,建立自信

我国伟大的教育界圣人孔子有这样一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千多年前的圣人已经将教学方法的真谛告诉了我们,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作为一名英语口语教师,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是最终目标,首要任务应是培养学生在英语方面的兴趣心,从而引导学生对口语课程的自信心。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自信的去说去练笔者所任教的营销专业班有这么个特点,他们乐于接受、执行和完成任务。因此笔者在口语课话题的基础上准备了与学生就业岗位相关的实用且有趣的学习任务,比如面试、电话预约、成交等在课程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设计与工作岗位有密切联系的话题,课前布置学习任务,课中提升,课后检测。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逐步提升自信。

学生在用英语进行表达时,难免会有出错,口语和写作的特点不同,口语是生活当中的使用的语言,自然有一些停顿、重复和大量的短语,英语教师不应立即打断、纠正学生的口语错误,可以在最后的评价中一并指出。教师在授课时可以保持微笑、和颜悦色,这样的教态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惧怕感,增强其信心。学生之间的沟通比师生之间的沟通更容易,学生之间更少设防。一些学生在和老师进行口语对话时表现胆小拘紧自卑,在同学面前却大胆活泼十分的自信。教师要为学生搭设舞台为其提供尽情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口语课堂的主角。

2. 科学管理英语口语课堂

英语教师不应完全照搬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了解每一位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但浪费教学资源,而且会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英语口语的教学效果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到的,身为教师要对自己的工作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为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深入浅出,逐步进行

在课堂上英语教师多与学生互动,教学的主角不是教师,尤其英语口语课上要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取得学生的配合与参与,这样一来既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又可以增加学生说的机会,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英语口语教学的内容要追求实用教师要将英语口语的学习与实际运用相结合,使口语教学更加轻松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能力有所差异,教师应当多给予鼓励,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鼓励学生多开口说英语,消除学生畏惧开口的心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

结语

本文意在发现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对策。笔者做了精心的前期准备,也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但仍有一些缺憾本文的研究对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