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贫困山区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以湘西自治州花垣县太阳山村希望小学为例
浅谈贫困山区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以湘西自治州花垣县太阳山村希望小学为例
摘要:自2010年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方针以来,提高国民素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多方面原因,许多贫困山区的教育质量远远跟不上我们国家的基本水平。贫困山区学生小学教育基础没跟上,以至于产生少年辍学、找工作难、早婚早育离婚率高、单亲家庭和留守儿童的比重逐年增长等后续问题。本文以湘西自治州花垣县太阳山村希望小学为例,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研法收集当地信息,分析当地小学在实施全面素质教育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给出改善现状的一系列措施。最后得出通过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家长对于孩子的受教育的重视度、家校互助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此来改善太阳山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现状。
关键词:培训;家校互助;主动性
引言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国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发展”。这是对于我国国民教育全面发展的一项重大措施。自实施这项措施以来,我国国民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对于贫困山区的小学基础教育的效果却不是很大,在我国,贫困山区人口占大多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是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民脱贫,我国的扶贫任务还是任重而道远的。而我国近年来对于脱贫这项重大的任务也是非常重视。古人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中央政府对于贫困山区的教育问题也是十分重视,脱贫不仅仅是经济脱贫,更是文化脱贫。但是,在贫困山区小学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也遇见了许多问题。
贫困山区的小学大部分都是有共同的特点,地处偏远、交通闭塞、与外界交流较少、经济贫困。本文所要讲述的湘西自治州花垣县太阳山村希望小学就是具有这样类似的情况。以前的老人们说,站在山底下抬头望向山顶,帽子都要掉了。所以在山顶上建的寨子就叫做太阳山村,太阳山村由好几个寨子组成,大概分为三个部分。以太阳山村小学所在的寨子暂称2号寨子为界,往上爬一座山有一个寨子暂称为1号寨子,往下下一个坡又有一个寨子暂称为3号寨子。因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所以自很久以前,村民就自发建起了一个小学,生源是本村的学生。太阳山村希望小学规模很小,刚建起来时就是三间破房,一个泥坪场。通过历任政府和历任任课教师的努力,才建成今天的三间小平房。但是自建校起,全校学生数量每年最多不超过70个人,教师人数也很少,常常是一个教室坐两个年级的学生,全校就两个教师在教学,教学科目也只有语文数学。现在太阳山村希望小学只剩1个教师,那就是本村的欧老师,他既是校长又是全科任课老师。而中国现在类似于这样的山区学校还有很多,在这样的贫困山区小学中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困难程度也可想而知。
由于村里村民的受教育程度比较低,地区贫困,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父母都出去打工了。许多孩子都是由爷爷奶奶带,而爷爷奶奶终日忙于农活,所以村里的孩子基本上属于放养型。大部分由于在小学入学阶段就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环境的熏陶,初中没毕业就辍学,出去打工,或者在家做啃老一族。早婚早育更是成为村里的普遍现象,由于不成熟的婚姻,也增大了离婚的概率。通过当地调研,2号寨子的90-95年的这一批年轻人21岁以下早婚早育在同龄阶段中占98%,而其中早婚后离婚的占98%而通过自己努力考上大学的,毕业后找到了仅有2%。造成早婚早育离婚率高,找不到工作,啃老族多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村民的受教育程度不够。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也是任重而道远。本文通过对于太阳山村希望小学的情况认真分析,得出在贫困山区实现素质教育需从提高师资、提高家长对于孩子受教育的重视度以及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跟着几个方面来进行实现。希望本文的研究结果,能为解决类似的问题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1太阳山村希望小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师资源严重缺乏
通过走访太阳山村欧老师家了解到,太阳山村希望小学自建校以来,学校教师的最高历史记录仅为3位教师。而且这3位教师中,有一位还是代课老师。“那时候学校有5个年级,只有三个教师和三间教室,学前班和一年级一起坐一个教室,二年级和三年级一起坐一个教室,四年级和五年级一起坐一个教室。一个年级在上课时,教室里的另外一个年级就在做作业。”教师们也只教语文和数学两科。直到今天,学校只剩一个老师,学校仍旧是以语文数学两门课程为主。学校收的学生越来越少,村民为了免去后面转学的麻烦以及让孩子受到更良好的教育条件,大部分孩子从一开始读书就送到镇里学校去了。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从村里送出去镇里学校读书的孩子,总是不能适应镇里学校的住宿生活。根据村里家长们反映,孩子去了别的学校,因为环境以及住宿不习惯等一系列问题。孩子出现厌学情绪,不想上学,考试成绩不理想。如果村里教学条件更加完善,还更愿意送回村里就读。所以对于教师的培养更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培养教师树立新时代的教师观显得尤为重要。
1.2家长对于孩子受教育的重视度不够
通过日常生活的了解,太阳山山村现在状态基本上属于“寂寨”,村里几乎只剩老人和孩子。村里99%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谋生去了。对于孩子受教育的问题,农村普遍存在一种思想。那就是只要我孩子考试分数是高的,那就是最好的,其他的一切问题都是次要的。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打工,对于孩子的学习也是爱莫能助,长时间的工作使他们没有时间来关心自己的孩子的学习情况。唯一了解孩子学习成绩的渠道就是通过期中期末的考试成绩。在家的爷爷奶奶也几乎是这样,这两代人几乎一致认为学习使孩子和老师的事,家校互动不多。虽然关心成绩,但是从未重视过自己作为孩子家长对于孩子成长以及学习的重要性。而且,大部分家长都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唯一标准。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不利于全面素质教育的实施。作为家长,不能仅仅只以以前的应试教育模式来评判自己的小孩。还应跟随时代潮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多与学校互动,更加关心孩子的整体发展。提高对孩子的受教育的重视度。
1.3孩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差
山里孩子的童年是美好的,自由的,也是无拘无束的。相对于城里孩子来说,山里的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更大。玩泥巴、玩水、玩过家家、整个寨子跑,玩完这家玩那家。就像遨游在天空中的鸟,无拘无束。家里大人忙于农活,对孩子的要求就是不出现生命危险就好。孩子还比较小的时候,家里几乎是没有学习环境的熏陶的。爷爷奶奶的放养式管理,缺乏对孩子学习上的监督,使小孩子意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造成课后作业不完成,上课也不太遵守课堂纪律,孩子对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差。
2太阳山村希望小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2.1培养“多师”型教师
针对于太阳山村希望小学教学科目单一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对当地教师的“多师”型教师的培训。太阳山村希望小学,由于生源不是很多,如果要在原有教师人数的基础上再增加教师,这造成师资资源的浪费。但是我们可以在原有的教师的基础上,对于教师再进行培训,培养“多师”型教师。这里指的“多师”型教师是指具有教多个学科的能力。使贫困山区的孩子也能开众多科目,多方面进行学习。实现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全面发展。增派教师下乡,支持教师下乡,我们政府一直都在鼓励。但是在短时间输送众多教师下乡,对于整个国家来说,还是有些困难。而且对于山区小学来说,年级和人数都不是很多,大量输送教师有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而培养“多师”型教师更能适应当前全面素质教育改革的实施。
2.2提高家长对孩子受教育的重视度,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太阳山村的家长几乎都是没有真正到内在去关心自己孩子的全面城最后那个,对于与孩子的班主任以及学校沟通方面更是缺乏。单方面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孩子其他方面的成长也是大问题。在家长方面,造成今天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山区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无法具有深刻的认识。对于这些方面的问题,只有通过家校合作,才能有所改善。对于一个贫困山区来说,一位人民教师在村里算是非常有文化的,而且是非常受人尊重的。在家长方面,一是教师要多召开家长会以及多去走访,与家长进行交流,对家长进行引导,与家长多交流。使家长明白孩子的教育并不仅仅是分数这么简单。二是政府或者村委会可以请相关的教育人员给村民进行相关课程的讲述,并通过举实际案例来向村民讲述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增加家校合作,提高家长对于孩子受教育的重视程度。
2.3家校互助,提高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农村的家长,大部分都不懂学习氛围以及学习引导的重要性。在孩子的学习路上,对于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对于农村家长来说存在很大的一片空缺。对于大部分山区的教师来说也是实施起来比较困难的一块。对于提高孩子学习的主动性,不仅仅是通过家长或者通过学校就能达到的,而是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及时沟通,以及良好的家校氛围。通过家长的示范作用以及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孩子逐渐认识到人们对于他的学习的关注,以及享受到主动学习大人们的表扬,使孩子具有成就感。以此来养成孩子热爱学习,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具有主动学习能力的人以后才会更加适应社会,更符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3不足与展望
3.1不足
本文通过阅读参考文献以及到当地走访调研等形式来进行收集相关的信息,在相关信息的收集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对于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中也存在许多不足。由于本人学识不足,能力有限,所以研究结论具有局限性。
3.2展望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在贫困山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所遇到的问题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也希望贫困山区的儿童能够拥有更好的教育环境,为以后出社会,为祖国作贡献打好基础。在后续本人将对本论文继续研究,收集更加准确的信息,提高论文建议的可实践性。
旅游组:石韵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