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涉外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外语+专业+综合素质”三位一体
中职涉外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外语+专业+综合素质”三位一体
【摘要】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是一个较为热门的专业,学生好就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营销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学生单一开设营销课程,已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针对此类瓶颈,我校大力调整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增设外语课程,加大境外营销力度,让更多的学生走出国门,从事涉外营销工作,同时,我校还注重加大综合素质的培养,更显我校学生女子文化素养,加大“外语+专业+综合素质”三位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关键字】涉外营销;人才培养模式;三位一体;综合素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快速推进,涉外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学生寻求跨境就业,我校市场营销专业主动适应人才市场变化,紧紧围绕涉外营销岗位,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形成了“外语+专业+综合素质”三位一体的涉外营销人才培养模式。
一、实施背景
依托湖南省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湘北女校工作站,发挥区域优势,为境外输送优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1、岳阳作为国家首批长江沿岸对外开放城市、湖南唯一临长江口岸城市、对外开放桥头堡,通过加快沿江开发,发展临港产业,拓展外向型经济,打造湖南经济新增长极。岳阳大力扩张外向型经济,需要更多技术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需要懂外语的涉外营销人才。
2、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开设11年,拥有省、市级专业带头2人、18名专业教师,累计输送毕业生1000余人。从2005年启动外派劳务培训工作,2006年7月,省商务厅批准我校为湖南省外派劳务技能培训基地,2009年12月,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批准我校为对外劳务合作行业外派劳务培训基地,2015年湖南省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批准在我校设立了湖南省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湘北女校工作站。
11年来,我校的外派劳务培训工作在国家商务部合作司、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湖南省商务厅对外经济合作处的指导下,在湖南询真境外就业公司、江西吉安智通商贸、武汉天地国际公司、珠海国际劳务等单位的配合与帮助下,女校学子出国美梦成真。据统计,截止2015年8月,我校毕业生在境外就业的人数已达1020人次,境外就业的学生赚回外汇达2亿之多,其中市场营销专业境外就业的学生将近300人左右,2016年境外就业培训80人,其中已定岗30人,即将面试定岗50人。
二、主要目标
针对营销行业特别是涉外营销行业未来10年的发展趋势与主要变化,研究涉外营销行业人才需求与岗位标准,分析未来涉外营销企业的岗位设置与技术技能需求,对接岗位标准,明确营销企业人才培养标准,探索市场营销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实习,推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三、实施过程
我校市场营销专业依托劳务合作平台,发挥专业技能优势,形成了“外语+专业+综合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1、通过岗位调研,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
学校联手湖南询真境外就业公司、武汉天地国际公司、珠海国际劳务等中介,对新加坡航空公司、美罗百货、联华电子、澳门八佰伴、万豪轩、阿联酋迪派机场、免税店、日本住友电子、日本龟山电业社等境外11家公司进行调研,了解涉外营销岗位,掌握用人单位对员工素质及技术技能的具体要求。该专业有六名教师全程参与了调研,对涉外服务、涉外销售、进出口业务联络等10个岗位进行分析,提交了一份完整的《市场营销专业涉外就业学生岗位素养和职业能力分析调研报告》。根据岗位调研报告重新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了课程设置,增开了《英语口语》、《韩语听说》、《日语会话》、《主要客源国概况》、《涉外礼仪服务》、《网络营销实训》、《推销与沟通技巧》、《茶艺服务实训》、《视野开阔》等适应涉外营销岗位群的课程。
2、语言教学紧扣专业岗位群,突出内容的先进性和有效性,强调实用性。
境外就业最大的障碍是语言关,而学生最需要的就是语言环境,语言学习实际上是一个技能培养的过程,因此语言教学必须加强有效性与实用性研究,为学生创造一个如同置身境外的语言环境。从基本的自我介绍、日常用语到办理签证、入学注册、银行开户、求职打工、办理税号、移民政策等相关内容进行有效的系列讲解与培训,使学生掌握在境外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的必备外语应用知识和技能。在校园里建设现代化出国劳务培训实训室,购买了厦门亿学外语情景口语软件,为口语的学习提供了实训场所,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中自主学习。还确定一批外语实习实训基地,如清华幼儿英语培训学校、岳阳市博文外国语培训学校,供学生进入真实的工作环境对口实习,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职业素质的提高提供有利的条件和保障。
3、加强专业技能实训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服务。
在学校的统筹规划和公司董事会的大力支持下新建了商务谈判实训室、市场营销实训室、网络营销实训室、连锁企业王牌店长实训室,并且每个实训室以企业文化为依托,结合一体化课程需要,制定了相关实训室的管理制度和要求。使得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交替进行,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近三年来,先后与湖南询真境外就业公司、武汉天地国际公司、珠海国际劳务等多家企业签订了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协议,与企业共同完成人才的培养,共同制订课程方案,参与实际教学,按照企业的用工要求打造企业准员工,并最后完成学生的就业分配。通过实训,让学生找出自身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从而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适应期。作为一个学习市场营销的学生,专业实训不仅仅是一次学习的过程,更是一种磨练或者说一次历练。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当今社会,只有一个素养很好的女性,才能够面对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发挥自己的能力,才能立足社会。对于我校的学生来说,必须提升自身的素养,根据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素质要求,我校开设了舞蹈、形体、化妆、普通话、演讲、茶艺等特色课程,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公关协调能力和高雅气质,还将素质教育贯穿于学生日常管理,
四、主要成效及经验
1、完善了《湘北女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健全了一整套境外就业毕业生审核批准,培训、推荐、跟踪服务机制与流程。出版了七本专业教材,分别是:周健教授编写的《分销渠道管理实训》、《销售渠道与终端管理实训》;陈奇志教授《巴陵春茶文化》;张心华老师主编的《市场营销实训》、《市场开发与管理实训》;宋红平老师编写了《电子商务实训》、《网络营销实训指导》等;宋红平老师主持的《中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的研究》市级课题,已完成结题。
2、2016年,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代表岳阳市参湖南省中职组“黄炎培”创业大赛,付晓燕、李玉叶两位老师指导蒋思梦、孔焱丽、彭佳倩、戴托舟、夏子怡五位同学策划的《“品质生活+洁净居家”创业策划方案》获“三等奖”。2015年11月,龚海燕老师指导学生胡梦、舒露、谭贝三位同学,参加岳阳市中职电子商务技能竞赛,“ 鲜湘味坊” 网店营销方案荣获二等奖,
3、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实施“外语+专业+综合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良好成效,10余年来,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向社会培养了1000余名优秀毕业生,其中有300多人境外就业,境外就业的学生赚回外汇达3000多万。境外用工单位对我校毕业生评价较高。
2010-2016年境外就业(研修)情况一览表
国家(地区) |
新加坡 |
日本 |
柬埔寨 |
阿联酋 |
澳门 |
合计 |
就业人数 |
113 |
56 |
21 |
31 |
18 |
239 |
4、2016年3月,湖南省商务厅对外经济促进中心(湖南省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在我校召开岳阳地区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境外就业项目推介会,出席会议的有岳阳职院、民族学院、岳阳市第一职业中专等二十余所大中专职业院校。会议重点推介了我校十多年来持续推进毕业生境外就业的经验成果,旨在带动我市大中专学校毕业生走出国门就业,为高端人才境外创业开辟通道。
五.体会与思考
1、在建设湖南省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湘北女校工作站的过程中,促进了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强了国际合作,开阔了教师国际视野,转变了教育理念,提高了教师学习国外先进教学方法的水平。我校近年有10余人次出国培训、考察,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2、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今天,“会外语、有素养、有技能”的国际营销实用型人才越来越受欢迎,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将不断根据营销岗位的人才需要要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致力于培养外语基础扎实、专业特长明显、综合素质较高,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开阔的国际视野的营销人才,使更多的学生能顺利走出国门,开创一番事业。
为了顺应境外就业需求,将《推销与沟通技巧》、《商务消费心理学》等课程资源融为一体,通过对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强化训练和模拟操作,使学生掌握适应外派劳务人员岗位需求所必备的英语及业务知识,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及出国面试,的应变能力,为其顺利从事涉外服务、涉外销售、进出口业务联络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形成市场营销专业“教有特点的课,育有特长的人”的境外就业人才培养链,完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做响、做强“境外就业”的品牌。
参考文献
【1】董仁忠,论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及其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7,(23)。
【2】李忠华,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