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教学在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基地建设
旅游教学在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基地建设
龙美华——2017省级论文评选二等奖
(岳阳市湘北女子职业学校 湖南 岳阳 4140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教育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实验教学基地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阐述了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旅游教学基地建设的意义以及面临的挑战和难题,分析相关问题,提出对应的建设建议,旨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兼具理论与实践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旅游教学;校企合作;基地建设
一、在校企合作背景下旅游教学基地建设的意义
(一)旅游管理专业自身特点需求
旅游业本身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服务行业,结合文化性、应用性以及综合性为一体。旅游管理高校教育需培养的是应用型的人才,而不是培养研究型和理论性的人才。社会所需的旅游管理人才需具备的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际管理能力。因此,在高等院校旅游教学过程中,必须提升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各大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需将实践教学环节添加到实际教学中,培养出既具备专业性理论知识,又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之一。
(二)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需求
现代社会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其需求模式是要求学生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皆强的复合型人才。想要达到这样的要求,需构建规范、全面的旅游教学模式,设立教学实践基地。高校需从长远性的角度来看待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认识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培养复合型人才,推进社会的发展。
二、在校企合作背景下旅游教学基地建设遇到的难题
(一)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
当前的高校考试模式,学生家长及教师相比于实践性教学,更加重视理论性的教学,对实践教学模式积极性缺乏。实际上,很多人发表的文章及研究成果并没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很多为了评职称而发表的文章,没有原创性,课题不清晰,研究也没有以实践为基础,导致教学和科研存在相互对立等问题。
(二)学校与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推动力不足
校企之间的合作一般倾向于横向课题合作以及实训基地设立,实验教学局限性较强,一般仅限于讲座或观摩,没有形成完整的有机融合机制。在学校与企业相互合作平台建立的过程中,大多数情况是学校主动性较强,其原因是学校为了谋寻发展,从自身的发展需要以及社会效益等方向出发,积极向企业寻求合作的机会,但相比之下,企业的积极性并不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高校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与企业实际需求有一定的差距,对企业没有很强的吸引力。
(三)学校教学时间与企业接受实训时间问题
学校的教学时间按照教学计划需严格执行,但是企业需要配合公司的安排控制以及生产计划,提供学生实践的时间。学院想要在同一时间安排学生到多家企业进行实践实习,在时间上存在很大的难度[1]。
(四)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
学校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学生们一般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要求完成,但是完成的效果是否理想,很难进行合理的评价。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是否经过努力的思考后独立完成,还是简单的重复其他同学的实践结果,教师很难把握具体的情况。因此,对于学生的实践教学评价,很多教师是以等级为标准进行评定的,相比于其他的课堂教学,很难给出学生相对标准化的成绩。
三、基地建设相关建议
(一)转换教学模式、改变观念,增强基地教学建设力度
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教学基地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解放思想,转换理念,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转换办学理念,提升对旅游教学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基地建设的认识,旨在培养旅游创造性和实用性的人才。其次,要结合“产、学、研”为一体,与企业保持友好关系,做到互惠互利,保障实践教学基地规范、健康的发展。在设立实践基地时,选择规模大、管理体系完善、经济效益好、技术先进并且积极配合教育事业发展的企业为合作伙伴,保障学生企业实习的质量;为促进学校及企业的长期合作发展,学校与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确定双方的义务、权利及责任,保障实践教学基地能够良好的运行。最后,需理顺协调好基地相关关系,加强基地的管理,提升学校院系教职人员对建设教学基地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按照培训培养人才的宗旨,逐渐完善基地建设评估体制及教学基地[2]。
(二)企业走访、洽谈合作
学校应根据实际的发展需求制定基地建设的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学生、教师及交友等人脉的重要作用,对专业领域的企业进行走访调查,并进行分析,向企业提出合作意向及建立时间基地的申请,制作合作方案,与企业洽谈合作相关事项,签订合作协议书,并挂牌。
(三)完善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体制,保障建设基地有效运行
学校与企业想要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需进一步加强巩固时间教学基地。除此之外,政府的一些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地方配套政策等,也应不断健全。高校积极主动寻找优秀企业合作,以培养双赢合作为原则,构建合作平台,提升在校企合作中,企业的积极性和推动力。学院根据行业的发展情况以及企业的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及内容,与企业共同培养专业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除此之外,学校需提升对实习基地质量的重视度,选择经济效益好、积极配合教育事业发展的企业,保障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企业也可根据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提供评价建议及意见,为学校院系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提供建设性的建议[3]。
结论:综上所述,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旅游教学的基地建设,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对培养兼具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阿尔斯朗·马木提.新疆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神州. 2013.
[2]胡喜生,邱荣祖,张正雄.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模式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
[3]李玉华.欠发达地区高校旅游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刍议[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