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女生突出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思考
中职女生突出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思考
李丁香——2017年省级论文评选二等奖
岳阳市湘北女子职业学校
[摘要]:中职女生作为职业学校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生理、心理的变化和中职学校的教育特色,其心理状态有着特殊性和复杂性。中职阶段的学习生活是她们作为“学校人”与“职业人”之间的接轨,在她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她们的喜、怒、忧、伤、愁、思关乎她们的学习生活状态,而她们的学习生活状态又关乎她们未来的自我成长与发展。她们的身心健康状况必须得到教育工作者的特别关注。就此对中职女生较为突出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作些思考。
[关键词]:中职女生; 心理问题; 教育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简称中职)学生是我国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未来产业大军的重要来源。中职学校中,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不相上下。2015年,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中共有女生1933万人,占比47.9%;中职学校的女生比重也达44.4%。据岳阳市教育局统计数据,未来5年,女生进入高中学习的人数将由2017年的25600人增至30200人。进入中职的比率也有很大的上升空间。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至2030年前后,女生高中、中职阶段学习人数将出现峰值。由于生理、心理的变化和中职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处于青春期的女生在人际关系、情绪情感、个体表现、学习态度等方面所产生的困扰比男生更为突出。因此,有针对性地对中职女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也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学校是一所全日制专招女生的中职学校,对女生的心理问题尤为关注,本人从事学生工作十几年,就此谈谈我的看法。
一、中职女生存在的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
青春期的中职女生,在心理上表现出比男生更强烈的情感需求、交友需求、求知欲望、好胜心理、面子观念等。这些心理特点决定了中职女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心理困惑,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烦恼、压抑、脆弱等心理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环境适应困难,自我调适能力不强
中职女生有的是家里的“掌上明珠”,有的是家里“圈养”的闺女;有的是情感上没有 “断奶”的孩子;有的是思想上 “等、要、靠”的安逸者;有的是行为上“言听计从”的“乖乖娃”。生活自理差、没有单独生活与独立处理问题经历的女生大有人在。进入职校后,环境发生了变化,她们离开了长期依赖的家长,在自我认知、人际交往、环境适应等方面都面临着全新的调适问题,适应能力普遍较低,甚至产生压抑、焦虑等心理障碍。我校学生思想动态调查显示:我校女生入学后出现适应不良,抑郁、强迫、焦虑心理问题的占30%-60%。新生从“陷入彷徨”到“走出困境”这段时间,部分学生需要2-3个月完成,多数学生则需要半年时间,还有一小部分学生需要更长时间。
(二)学习基础差薄,易产生厌学畏学情绪
众所周知,目前社会对中职学校还是存在一定偏见的,所以职校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女生,有的是学习偏科现象严重,数理化几乎一窍不通;有的是父母干涉选择了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有的是不能适应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巨大改变;有的是业余爱好与专业学习相冲突等,一方面是学不好,没兴趣,没动力,产生自卑及自我否定心理,出现厌学畏学情绪。另一方面,不甘落后,想学好,想发展自我,为将来就业打下基础,各种内心冲突交织,产生焦虑、烦燥等心理问题,导致情绪低落,学业失败。
(三)人际关系脆弱,存在闭锁心理倾向
美国成功学家卡耐基曾经说过:“人的成功80%源自人际关系。”《中国青年报》曾经报道:福州博智市场研究有限公司曾经对福建6所大中专院校的1200名学生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约有23%的学生在人际关系上存在一定问题。
中职女生对人际关系问题的关注程度往往超过了学习。中职女生人际关系不外乎同学(同性、异性)关系,父(母)女关系,师生关系。
就同性关系而言,一方面,她们渴望友情,希望通过交往获得较亲密的友谊,有几个“闺蜜”形影不离,说说心里话;但另一方面,又缺少一定的交往经验。来自四面八方的同学,在经济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女生一般心胸较为狭窄,喜欢斤斤计较,嫉妒心强,常常会因为一句话、一个眼神耿耿于怀。因此,同学之间虽然每天同窗同吃同寝,但小矛盾、小磨擦不断,虽然不会象男生那样大打出手,但会因为这些小矛盾、小磨擦而纠缠不休,闷闷不乐,情绪不稳定,嘴上不说心里咬牙切齿,甚至伺机报复,让人防不胜防。
中职女生在异性交往中如何确立自己的方位与坐标,也是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由于学生青春期心理固有的闭锁、羞怯、冲动或缺乏一些交往的方法和技巧,有的学生与异性交往茫然不知所措,在交往过程中会感到不是很自然、很协调,由此而引起自卑、孤独、妒忌、猜疑、社交恐惧等痛苦感受。
就父(母)女关系而言,青春期的中职女生在生活上学习上遇到矛盾和困扰时,感觉到不能象以前那样在父母面前撒野,一般也不会主动将自己的心事告诉父母,显得内心孤独,产生闭锁心理。
就师生关系而言,现代教育强调老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但 “师道尊严”在学生心目中还是有的,加之师生之间本来就存在价值取向、认知水平的差异,师生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女生们一般喜欢把自己的心思锁起来。
(四)性心理发育,出现情感困扰
中职女生正处于生理发育的青春成长期,性心理发展也逐渐接近成熟,身体的变化使得她们更容易多愁善感,使她们特别关注自己的外表和言行举止,关注异性对自己的反映,产生对异性不可抑制的好奇,萌生与异性交往的冲动和欲望,产生微妙的爱慕之情,造成情绪上的波动。中职女生出现早恋、单相思、失恋、多角恋等情况的还是大有人在。
(五)求职择业迷惘,“饥不择食”
在即将跨入社会时,中职女生对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什么才是自己适合的工作岗位,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求职需要些什么样的技巧,自己的职业倾向性如何,自己的长处如何在职场中展现等问题,不如男生理性与慎重,也比较在意自己的外在条件,会或多或少带有困扰和忧虑。主要表现为:
1、盲目心理,自我意识模糊,不了解与自己的个性能力相匹配的职业领域,不能正确把握就业方向。
2、自卑心理,对自己没有信心,惧怕职业选择,缺乏择业竞争意识;
3、逃避心理,不能正视社会现实,把握机会,顺利就业;
4、依赖心理,依赖于父母、学校,缺乏独立求职的观念和积极自荐意识;
5、随意心理,对工作抱无所谓的态度,缺乏择业的主动性;
6、自负心理,认为自己能力出众或者长相不错,在择业中高估自己的实力等等。
7、从众心理,同寝室的或与自己关系好的同学选择干什么,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盲目跟从选择。
另外,在其他领域,如家庭关系、经济负担、闲暇生活、个性发展等方面,中职女生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心理困惑和苦恼。
总而言之,中职女生由于环境的改变、学习的压力、人际关系紧张、情感、就业期待等引起的一种暂时的紧张、烦恼、压抑状态,一般待续时间较短,症状较轻。这种状态人人都会遇到,只要引起重视,稍加自我调适或心理辅导,是可以摆脱的。
二、中职女生心理问题对策
中职女生出现上述心理上问题,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既与她们青春期的发育有关,也与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体成长经历、个体心理因素有关。作为德育工作者,一定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女生身心发展规律,在实践中摸索出科学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她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她们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一)开展心理辅导,增强心理调适能力
心理辅导是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通过改变学生的认知、信念、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消除其不利于心理发展的因素,培养健全心理品质,调整学生行为的一种方法。对中职女生进行心理辅导,有以下有效途径:
1、心理辅导课程教育。心理课程教育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面,在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教会学生一些必要的自我调控的方法,唤起心理健康意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正确对待已有的困惑和障碍,正确把握自我,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常识。从而达到以预防为主,让全体学生获得健康发展的目标。如开展《女性生理心理卫生知识讲座》、《悦纳自己善待他人》主题班会,进行心理承受能力测试与心理偏差问题调节答疑等。此外,还可以结合学科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形式上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真诚、尊重”的师生关系,在教学内容上结合不同学科特点,根据学生不同心理情况进行心理辅导。
2、个别辅导和心理咨询。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把握女生多愁善感、自尊心强、情绪易失控的特点,在充分掌握女生的心理困惑和所思所想后,可以采取个别谈话的方法进行个别辅导和心理咨询。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是学生的心理引导者,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用倾听来激发女生的倾诉,由倾诉进入自由交流和讨论的情境,在自由交流和讨论中帮助女生改善自己的认知态度,树立对人、对事、对己的正确态度。遇到一些心理问题复杂的学生,可以由学校专门的心理咨询师协助。
(二)引导主动学习,挖掘心智潜能
女生厌学既是个体问题,又是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学生之间共同配合,协调一致,尽量减少、杜绝干扰学生学习的各种不良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女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心智潜能。
1、培养学习自信心。教学实践证明,自信心能激发学生的智力活动,使其心智潜能达到最佳状态。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多采用肯定、激励、赞扬、期待的评价方式来激发女生的自信心,大多数女生认为学习成绩不好是由于自己能力不行或智力低下,认为女生天生不如男生聪明。其实,用人单位对中职学校学生的要求更强调综合素质,中职女生有很多就业的优势,要针对优势予以表扬与鼓励。
2、激发学习动机。很多女生认为,中职学校反正包推荐工作,学不学,学得好不好无所谓,存在“等、要、靠”思想。有些女生认为学得好不如家境好、父母好不如将来嫁得好,还有一些女生认为女孩子不会有太大的出息。要让女生们走出这些认知的误区,必须对女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自立自强的精神教育,女生独立的人格魅力的教育。指导女生们制定好学习计划,传授好的学习方法,帮助女生描绘职业蓝图。
3、培养学习兴趣。学习兴趣能推动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女生学习偏科现象严重,发展不平衡,不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要不断研究和探索好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把被动无效的学习变为主动有效的学习。
4、着力提升女性职业素养。现代社会发展对职业女性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必须根据市场需求来培养女性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确定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学校在聚焦女性岗位,彰显女性文化,突出女性特点的办学实践中,践行“关注女生成长,培养女生成才,优推女生上岗”的办学追求,领跑中职女性教育,助力女性职业成长,服务经济建设,是中职学校的价值追求和职责所在。
(三)解答青春困惑,培养健康情感
1、加强交往教育。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女生,情感丰富又难于驾驭,渴望交往又有较强的闭锁性,这往往是她们产生人际困扰和情感困惑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交往教育,教育女生克服“以偏概全”、“以貌取人”、“固执己见”、“自命清高”等认识偏向,客观地认识他人和自己,在交往活动中相互认知、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是十分重要的。作为父母、老师要充分认识中职女生生理心理发展特征,理解她们在交往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尊重她们的隐私,积极引导,耐心教育,以提高她们的交往意识和交往能力。
2、进行性教育。性教育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性法制等方面的教育。要让女生能坦然地面对自己的成长,理智处理性冲动,调节情感的波涛,掌握心理方面的自控艺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性成熟。要帮助女生正确区分异性吸引、友情、爱情的界线,发展正常的异性交往。对女生的早恋问题,宜导不宜堵,要帮助他们明确早恋的不良影响的危害,努力把爱情的萌动转移到学习、生活的其他方面。
(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量身定做”职业愿景
中职女生清纯可爱,活沷年轻,学习能力强,可培养性大,非常适合第三产业市场的需求,所以整体就业情况是比较乐观的,甚至超过男生就业率。劣势是学历层次不高,专业技能水平、实践操作能力也不一定很强,就业时对单位性质、工作环境、劳动强度上也有一些考虑。而且,中职女生往往坚持力不够,吃苦耐劳精神不强,喜欢“见异思迁”,这山望见那山高。所以要引导中职女生在选择单位和具体工作时,不能不顾自身条件,一味要求工作轻松、工资高、待遇好。要量力而行,“量身定做”,切忌好高骛远。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学校里必须刻苦锻炼,培养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5-130.
(2)张大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模式探析》[J].教育研究,2002(1):15-17.
(3)卜荣华.学习动机研究综述[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24-26
(4)付建中.《心理学课程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中作用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5):22-25
(5)沈央珍.《谈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3):15-16
(6)葛明贵.余益兵.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5):8-9
(7)钟仙珍.高职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培养的探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4):11-13
(8)杨笑琪.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10-11